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083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394篇
教育   107099篇
科学研究   9337篇
各国文化   70篇
体育   2986篇
综合类   3494篇
文化理论   657篇
信息传播   21046篇
  2024年   1232篇
  2023年   4350篇
  2022年   3718篇
  2021年   5573篇
  2020年   5794篇
  2019年   6801篇
  2018年   3340篇
  2017年   5951篇
  2016年   6714篇
  2015年   7648篇
  2014年   12857篇
  2013年   10358篇
  2012年   10251篇
  2011年   10142篇
  2010年   8298篇
  2009年   7738篇
  2008年   7518篇
  2007年   5731篇
  2006年   4213篇
  2005年   3888篇
  2004年   3179篇
  2003年   3049篇
  2002年   2287篇
  2001年   1675篇
  2000年   1401篇
  1999年   288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就近随机采访是记者常用的采访方式之一,几乎每天都有人在方便地使用这种方法。比如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举国上下都深受鼓舞。比方说,世界禁毒日,社会各界都在大张旗鼓地搞宣传。这时候,很多记者都会走上街头,走到自己最接近的现场,倾听和反映普通市民的感想和看法,并常常冠以“他们代表了普通市民的心声”等“大帽子”发表出去。因为很多记者觉得,这种方法正是深入实际的表现,更容易取得接近性的效果。但事实上,仔细思想后我们会发现,在使用这种方法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街头随机采访是非概率抽样的一种我们知道,市民对重大问…  相似文献   
952.
去年金秋,《2003'中国记者节上海摄影记者15人展》在上视大厦正式亮相。观者如堵。我默默地站在一个角落,远远地凝视着自己的新闻摄影作品,不由百感交集。我曾在基层做过木工、泥工、车工、赤脚医生和汽车司机等,在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中踏上自学成才之路,荣获全国职工自学成长奖,  相似文献   
953.
何涛  陆彦 《新闻记者》2004,(7):54-54
北京时间5月20日,《东方早报》文化专题部两名记者登上飞机,开始了全程独家采访普利策颁奖典礼的美国之行。经过16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我们来到美国西海岸最重要的城市———洛杉矶。一下飞机,我们立刻奔赴一举夺得5项普利策大奖的《洛杉矶时报》进行采访,与世界著名大报的同行们  相似文献   
954.
社区报的定位及经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安  黄卫 《新闻记者》2004,(10):52-55
2004年2月8日,号称"中国第一张社区报"的《巷报》创刊号在吉林省长春市推出。该报以"贴近生活,沟通舆情,倡导文明,服务百姓"为宗旨,打出"立足长春市,面向东北三省"的口号,致力于"办好中国第一张全面市场化的社区报。"与东北这张《巷报》热闹登场的气氛相比,2003年年底,曾同样被称为"中国第一份城市社区报"的深圳《南山日报》却带着遗憾宣告停刊。该报是深圳  相似文献   
955.
记者的眼泪     
吴兴人 《新闻记者》2004,(11):38-38
不少记者大约因见多识广的缘故,对被采访的对象,不大容易被感动,更不要说流眼泪了,但这一回,从9月下旬到10月上旬,中央新闻单位周国知事迹采访团的记者们在鄂西南高寒山区采访时,被这位优秀基层干部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在CCTV新闻联播播出的《一次令人感动的采访》中,我们看到了  相似文献   
956.
记者需要新闻敏感,这是新闻学专业的常识。记者还需要有“办法”敏感。什么是“办法”敏感?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常常会碰到采访对象无力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记者最初级的工作是发现并报道这些问题,这是新闻敏感范围内的事。那么,如何解决此类实际的问题和困难,以免这些问题和困难在其他人身上重演呢?记者应该有自己关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或手段方面的思考。笔者把这种思考倾  相似文献   
957.
4月20日,按照报社和中心的部署,本人承担《记者走一线》栏目山区篇的报道。时间用了1个月,行程超过4800公里。按照要求,七个山区县各一篇,分别是延庆、昌平、怀柔、门头沟、房山、平谷和密云。回顾走一线,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958.
“事”之论     
如果说文学是“人学”的话,那么新闻学就是“事学”。新闻学的全部分枝无不围绕“事”展开:采访写作,是研究如何发现和了解“事”、如何报  相似文献   
959.
浅谈隐性采访的媒介自律与法律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隐性采访媒介自律的重要性。隐性采访,又称为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新闻记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前提下,运用摄像机、录音机或照相机等工具,秘密地获取新闻事实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0.
给人面子,人之常情。但季羡林为一样东西不给杨澜面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