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10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189篇
教育   18571篇
科学研究   3804篇
各国文化   175篇
体育   1683篇
综合类   1168篇
文化理论   419篇
信息传播   15531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762篇
  2022年   473篇
  2021年   733篇
  2020年   929篇
  2019年   577篇
  2018年   302篇
  2017年   586篇
  2016年   861篇
  2015年   1467篇
  2014年   3258篇
  2013年   2864篇
  2012年   4078篇
  2011年   4077篇
  2010年   3215篇
  2009年   3234篇
  2008年   3867篇
  2007年   2438篇
  2006年   1926篇
  2005年   1665篇
  2004年   1149篇
  2003年   818篇
  2002年   543篇
  2001年   509篇
  2000年   381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14.
在如今的报纸和其他新闻媒体上,非事件性新闻日益增多。与事件性新闻关注事物的最新变动,关注突显“事件”的特点不同,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者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这类非事件性新闻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间空间界限,缺少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正因为有以上这些特点,所以非事件性新闻往往不能像爆炸性很强的事件性新闻那样,一下子抓住读者,打动读者,如果处理不得法,它很容易不被读者关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非事件性新闻导语的写作,通过改善导语增强非事件性新闻的鲜活色彩显…  相似文献   
15.
虚拟社区:创造ID,展现传播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玮  王向前 《新闻知识》2003,(11):52-54
“你的ID是什么?”似乎在不经意当中,这已经是我们随时挂在嘴边的话。通过ID,我们既可以在网络上与对方联系,也可以在现实中与其交流,熟悉的陌生人越来越多。虚拟社区推出的ID注册制度,推动了自身的飞速发展。目前,国内比较大的虚拟社区主要有:网易社区、天涯社区、E龙社区、西祠胡同、新浪主题社区、中国人社区、第九城市、亿唐盛世、腾讯讨论组、可乐吧游戏世界、罗马城等,单纯的BBS社区数量更多。这些社区的访问者基本上都在万人以上,多的高达百万,如西祠胡同从98年开放到2000年,短短两  相似文献   
16.
卜玉超 《新闻记者》2003,(10):38-40
以“三抓”吸引读者 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中,浙江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是名列前茅的。在这片土地上,出现了中国的第一个专业市场,创造出了生命力强盛的“温州模式”,出现了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区域经济典型。因此,浙江可以说是一块经济报道的宝地,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报道资源。但是,经济报道如何才能吸引读者,如何才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我们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把经济报道的组织和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方法。讨论和分析了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体育投资行为动机和体育投资过程中常见的行为偏差。主要结论 :政府体育投资的主要动机是 ,满足社会对体育的公共需要 ;维护社会公平 ,实现社会大众参与体育的机会相对均等以及确保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体育投资行为偏差是 ,社会功利性过强 ;投资稳定性不够以及投资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等。纠正体育投资行为偏差的措施是 ,加强体育投资的立法 ;提高体育投资的透明度 ;完善体育投资管理体制和加强社会监督等  相似文献   
18.
徐沛 《新闻记者》2003,(4):30-31
不久以前,也许谁都想不到《东周刊》真的因为刊登一张极具争议的照片便停刊了。如今,这件事已经在香港这个媒介竞争激烈、传媒业异常发达的地方成了热门话题。人民网在第一时间发表评论说:“……只求刺激销量,罔顾专业操守和社会道德,传媒公信力和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不断滑落,香港传媒生态的畸变,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东周刊》事件使香港各界重新思考新闻自由的真正含义。”《中国青年报》载文指出:媒体在维护公众知情权、揭露社会真相和维护个人隐私之间一直进行着艰难的斗争和角逐。而所谓的明星个人隐私和社会真相之争,说…  相似文献   
19.
博客与舆论监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博客的内涵 博客概念由方兴东等先行于2002年8月引入国内,但其概念的普及得利于两大事件:一个是王吉鹏事件,一个是木子美事件。前就是一个典型的舆论监督事件。以王吉鹏为首发表在博客中国网站上要求清除互联网黄毒的一系列章,直接促发全国上下互联网扫黄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国内最出名.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批评家是崔永元。尽管这位批评家没有写过一个字,但因其自身的知名度以及《南方人物周刊》的挖掘,他的许多出语便惊人了起来.并演成一场媒介事件。崔永元批评电视事件对我们的第一启示是:社会知名人物对电视的批评.恐怕今后得列入研究视野.因为他们的话,有点儿一石激起千重浪之效。比如崔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尽管他事后解释说是转述别人之语,但其效果就远远大于别人。由此我希望媒介继续挖掘名人对电视的看法.也希望名人不要太计较媒介记录或删削之误.以鼓起我国电视批评之风。顺便为所有名人提供一个对付媒体的良方: 不要企图让媒体完整地发表你两面或全面的看法.接受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