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542篇
科学研究   180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36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0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当代英国日裔作家石黑一雄在其长篇小说《上海孤儿》中通过考察帝国神话的生产和运作,消解了权力中心话语外部神圣的光环.帝国神话的建构其核心要义就是建立一个中心与边缘、宗主国与边缘国的区隔,使其对异域空间和文化的侵夺合理化、合法化和崇高化.这一标榜为“真理”的话语常常会向其他形式的话语施加一种压力和一种规约的权力,最终产生排斥的效果,并且排斥方式比较隐蔽,不易察觉.在石黑一雄看来,帝国神话这一权力中心话语并非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一直处于建构过程中的,因而它可以被质疑和谴责,也可以被颠覆和推翻.  相似文献   
92.
石黑一雄是擅长书写“创伤”这一主题的作家。文章运用创伤理论,探究英国日裔作家石黑一雄小说人物在“后创伤状态”下寻求存在意义和破除认同困局的艰难历程。在他的创作中,个体将固有的创伤记忆转化为动态的意义建构(分别为“自我关照”、“悦纳他者”和“生活世界的重建”),从而得以达成“新的主体性的形式”,在反省式的重构中获得自我疗愈的可能。  相似文献   
93.
著名的国际汉学家宇文所安先生认为"盛唐诗是由一种我们称之为‘京城诗’的现象所主宰。"他将盛唐时期的诗人分为京城诗人、非京城诗人和介于京城与非京城之间的诗人。宇文所安先生大致根据时间的先后区分出了"第一代京城诗人"和"后生京城诗人"。本文拟从这一划分着手来探求盛唐时期"京城诗人"的写作趣味。  相似文献   
94.
孙权在《三国演义》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是一方霸主,是守业之雄。他窥察出东汉末年“合久必分”的历史趋势,采用鲁肃的“治国方略”,以防守战略定国策,洞察天下大局,详察本国综合实力“统一不足,防守有余”,审时度势,量力而行。内政方面宽严相济,外交方面能屈能伸,人才方面知人善任,在军阀混战中纵横捭阖独撑江南立于不败之地,不愧守业英雄。作者对孙权这一人物的刻画可谓力透纸背栩栩如生,使这一形象在作品中折射出永久的魅力,成为不可或缺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95.
96.
论文评析了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的作品,揭示了其作品被贴上"自我东方主义"标签的原因,他对故乡日本历史、文化的塑造和对二战法西斯主义的反思造就了其移民文化身份认同的内涵,揭示了其失去故乡却又不断追溯回忆故乡在其文本中的深刻影响。文中还将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马石黑一雄和屡次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的热门作家村上春树的写作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其得失成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97.
春蚕的启示     
正生命是什么?你思索过吗?之前的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阳春三月,我养了几条蚕,青绿色的小毛虫。我把蚕放在一个纸盒里,每天采几片桑叶放到盒子里,蚕不分昼夜,总是津津有味地啃着,不一会儿,桑叶就千疮百孔。一个星期过后,我发现蚕不吃桑叶,以为它们生病了,快急死了。这时候,我发现它们蜕皮了,并且变大、变壮、变白了,它们又开始吃、睡……就这样,蚕越长越大,越长越肥,最后如一根笔杆粗,身体变成  相似文献   
98.
品牌传播理论中,"品牌识别"的思路可以对人们热衷体验式消费的现象进行解释。本文选取"安缦居"旗下"安缦法云"为例,采用"感官识别"视角,分析其品牌识别策略中体验式思维的必然性和部分困境,以期对其他品牌的发展和创新产生帮助、借鉴。  相似文献   
99.
本期明星人物:湖南师大附小教师刘亚雄刘亚雄,女,1973年4月出生于湖南邵阳市,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1991年6月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湖南师大附小任教,1993年6月获得本科学历,2002年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被录取为湖南师大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刘亚雄老师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具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和良好的教学业务水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清新自然、大胆开放、形式活泼,课外辅导全面细致、科学有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曾荣获长沙市岳麓区“十佳教师”“、十佳学科带头人”,长沙市首届“语文教学能手”等光荣称号。刘亚雄老师长期担任语文教研组组长,主动参与并积极组织教研组老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显著。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6篇,18篇论文在全国、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参与编写出版4本书籍,先后主持和承担了4个课题研究,两个课题获奖,其中她担任课题组副组长的“优化阅读教学”课题荣获湖南省第六届基础教育教研教改成果二等奖。作为学科带头人,刘亚雄老师通过示范课和观摩课的形式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2004年8月,刘亚雄老师被国务院侨办委派赴菲律宾进行华文师资培训,担任《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讲授,历时20天,不远千里,辗转马尼拉、米沙鄢、棉兰佬和罗申那4个地区巡回讲学,培训华文师资数百名,深受当地华文教师的欢迎,受到菲律宾华教协会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00.
宇文所安《中国文论》基于一种整体诗学视野来看待中国诗学传统,以诗歌创作实践为视角来考察诗论,发掘了中国诗艺传统的存在。本文以此为契机,反思了长期以来国内文论研究界偏于“形而上”的诗学取向和片面研究格局,指出诗艺作为传统诗学的根基,必须得到正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