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8篇
教育   2462篇
科学研究   697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88篇
综合类   92篇
文化理论   48篇
信息传播   310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471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403篇
  2005年   385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图片新闻     
仲洁 《新闻实践》2006,(11):48-48
电视新闻节目本土化,指的是采编的电视新闻能以本地受众的意志为转移,切实表达其意图和生存状态,以吸引本地观众为传播的出发点。这里所说的本土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本土化新闻,二是新闻本土化。那么,当今城市电视台的新闻本土化运作,呈现怎样的特点和趋势呢?  相似文献   
82.
葡萄牙是欧洲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在欧盟国家中处于落后的地位,而且这个国家具有长期的独裁统治历史。1974年革命之后,葡萄牙社会开始走向民主、开放和自由,自由化和私有化的世界潮流也推动了葡萄牙媒体产业的集中化进程。葡萄牙的媒体集中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于其他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特色,独裁政权、专制政府、民主国家对媒体的控制力量和媒体产业资本的力量始终纵横交错、相互提携。大众媒体机构刚从专制政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随即又被套上商业主义的枷锁,成为社会民主的悲剧性损失。  相似文献   
83.
王艳 《青年记者》2006,(10):58-59
众所周知,新闻传播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除了大学课堂里的理论教学之外,实践教学也是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我们看到,每逢寒、暑假,众多参与实习的大学生已经成为各家媒体单位里的一道“独特风景”。据笔者考察,目前中国内地新闻传播院系实践教学的模式相对比较简单,大部分院校仍主要采取“假期集中实习”的方式,并且有的学校沿用这种模式已经多年。当实习成为新闻传播专业老师和学生们的一种假期“惯性活动”的时候,我们确实应该反思一下目前的实践模式和组织方式。作为一名多次参与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实…  相似文献   
84.
林明提 《青年记者》2006,(16):98-98
几年来,报业集团(报社)的采购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由于集中采购可获得批量价格优惠,减少储备,节省采购费用,且便于管理,因此现在已被多数报业集团采用。这就为报业全面实行比价采购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相似文献   
85.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而广播事业的快速发展也要求我们必须改善电台新闻生产管理的流程,方便新闻从业人员的日常工作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新闻生产效率和节目质量,实现电台新闻播出的无纸办公,告别手写稿件,手编节目栏目的时代,实现记者远程办公,现场报道及时传输。电台新闻采编系统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现以上功能的一套系统。从国内同行业的情况来看,电台新闻采编系统的应用已经成为趋势。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现就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采编系统平台的构架提出一点设想。…  相似文献   
86.
报网互动可以延长传统媒体产业链条、丰富报道的手段。网络新闻的采编工作实践告诉我们,报纸网站的出路,并不在于简单转贴和被动等待母报的新闻,而在于走出一条“新闻信息整合-信息形态转换-差异化(个性化)新闻服务”的道路,网站可以运用网络多媒体手段将母报的新闻资源进行再次开发和再度传播,从而实现扩大母报在互联网上影响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冷漠最可怕     
如今中国的媒介办得越来越好,报纸发行量飙升,电视收视率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敬业精神时时显露,采编的新闻也更具有新闻价值。然而面对媒体我们仔细琢磨一下,有些东西似乎还需要一说。  相似文献   
88.
“我们曾经被《新周刊》评为中国最具小资情调的杂志,那是一个很好的品牌。”主编李迪生在新华传媒工场的一次沙龙上说,《城市画报》所有的营运工作都是围绕品牌进行的。“我们的推广,我们的采编人员,我们的广告,我们的发行人员,一切围绕这个中心推进。”  相似文献   
89.
韩璐 《传媒观察》2006,(12):10-12
自11月7日至11月13日,《新华日报》重头推出关于江苏省第十一届党代会的报道,对省党代会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宣传。七天内,《新华日报》头版共刊发30篇报道,2篇评论,12幅图片,更加可圈可点的则是《新华日报》党代会特刊报道——从酝酿到诞生,历经了两个多月,方案几易其稿。特刊于11月8日正式启动,每天利用一叠四个版面集中火力对党代会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11月9日又追加特刊5-8版推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解读。集中在一个很短的时间段内,动用如此高规格的版面资源,可谓《新华日报》近年来重大战役性报道中最倾尽全力的一击。  相似文献   
90.
<正>科学技术发展是全社会的事业,中国的传媒科技发展自然也在其中。回首中国传媒科技成长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传媒科技的成长正是伴随着我国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而日渐成熟起来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出现,让传媒告别了铅与火;基于计算机的采编系统出现,让编辑丢掉了纸和笔;网络的出现,让新闻办公流程更高效、更快捷;最让我们激动的是互联网的出现,记者足不出户便可找到丰富资料,网络媒体更是来势汹汹。这所有的成长与进步都离不开的是一种精神——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