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46篇
科学研究   8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音乐欣赏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趣,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的中学音乐欣赏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区,对此,中学音乐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音乐体验,引导学生感知并欣赏音乐;强调动静结合,促进学生主动持久欣赏行为的形成;增进师生欣赏交流,鼓励学生对音乐创作进行自我欣赏。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朋友正处于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日趋完善和成熟的时期。他们在学习之余,对于自身审美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可以说是充满着渴望。希望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调节自己的生活情趣,并从中获得愉快的体验,进而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大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教材的遴选原则,即选择教材时应该注意选择具有思想性、民族性和大众化特点的曲目,在取材不同的作品时还要注重曲目的结构特点。最后论述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4.
音乐欣赏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新颖独特的教学手段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带领学生在聆听、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充分地体会、理解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情感,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进而通过学生大胆的表现和创造音乐,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创造力一般理论,结合音乐鉴赏中创造力培养的特点,并以公开课《非洲歌舞音乐》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为例,阐述在音乐欣赏课中培养中学生创造力的形式和方法。在总结课例的设计和实践经验基础上,提炼出音乐鉴赏课教学设计的三个原则: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组织活动锻炼学生,培养学生创编与分享。  相似文献   
16.
17.
以多种方式提高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一种能使人心旷神怡的艺术,能陶冶人的心灵,能使人的想象力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无限的思想空间,使人的思维充分得到延伸,也能使人的精神迸发出火花!历来音乐家都有着无比的想象力、创造力,能创造出丰富的人类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9.
陈晓琼 《文教资料》2006,(16):136-137
本文针对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进行分析,原因很多,笔者认为其中教师教得好不好是主要原因,并就如何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提出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论如何在音乐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轶 《华章》2011,(13)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