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46篇
科学研究   8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一直以来,音乐鉴赏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相应的统一的教材。当然,对于音乐鉴赏教学是否需要有整齐划一的教材,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但就笔者近十年的教学经验和了解,音乐欣赏教学中很少有真正适合通识教育的教材,并且有的教师在长期用专业教材进行替  相似文献   
62.
《乐记》云:“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音乐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激发,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一种主观性、创造性极强的反映。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音乐欣赏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因此,我们应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3.
对音乐欣赏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以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多媒体等各种积极的手段,深入探索,以新的举措应对课堂教学。课堂中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掌握教学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提倡学生大胆表现音乐,通过视听、律动、情景模仿等方式。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全新、兴奋、轻松的音乐欣赏氛围。  相似文献   
64.
器乐欣赏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初中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能力还较弱,往往仅凭感官的感受来理解音乐。因此,在初中器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有效参与聆听成为音乐教师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在目前的初中器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着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教师讲得太多,学生因缺乏探索及挑战的体验而对聆听音乐失去兴趣。第二种倾向是,教师缺乏有效地引领,学生因听不懂而对聆听音乐失去信心。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艾伦·科普兰说得好:"你要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了。"因此,在  相似文献   
65.
音乐欣赏足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以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欣赏教学属于“感受与鉴赏”领域,《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它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同时,它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中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66.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做成部分,承担着调节学生心理、淡化厌学情绪,激发学习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促进全面发展的作用。近些年来,各大高校不仅扩大了音乐专业的招生,而且在普系学生中也陆续开设了与音乐相关的一些课程。本文从在理工类高校开设此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等方面展开探讨,结合教学提出理工类高校讲授音乐欣赏课程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建议。  相似文献   
67.
在聆听中感悟——论音乐欣赏的几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音乐欣赏的作用与效应——审美体验与综合效应、音乐欣赏的几种方式:纯音乐式与综合体验式、侧重作品式与侧重表演式、刺激式与背景式,并通过例证阐述了各种欣赏方式的特点,最后本文从艺术与审美的角度剖析了各种欣赏方式的相互关系,并从中择选出四种具有艺术性与审美性的音乐欣赏方式。  相似文献   
68.
程方 《儿童音乐》2007,(9):72-76
笔者曾写过一篇《从一篇音乐欣赏教学案例看音乐美的特殊性》的文章,认为眼下公认的"音乐教育就是情感教育"的美学观点存在弊端,将直接导致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音乐非语义性、非具象性的音乐美特质形成理解上和操作上的误区,文章中笔者尝试以音乐教师非常熟悉的《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上王琳老师和一位音乐编辑的争鸣案例,说明音乐教育的本质应该是感觉教育而不是情感教育,并就这篇文章通过E-Mail和X督学(一位音乐教育教研的忠实"粉丝")一起探讨,但我们对音乐教育的本质问题产生了不同的见解,他根据笔者的文章回了一封信,不赞成"音乐教育就是感觉教育、感官教育"的提法,并阐述了他的不同意见,笔者据此又回了以下这封信。~~  相似文献   
69.
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教之通法”的丰富多样的观点只有在统一的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才可能成现实。因此,在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改革中,我们应该更注重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从而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0.
课时:一课时类型:以音乐欣赏为主的艺术综合课年级:高一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感受和体验伴随生命历程的各类优秀音乐作品,感悟音乐在人类生命中的积极作用与深刻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赏实践,让学生深切感悟音乐对人的政治思想和道德伦理的教化作用,引发学生美好情感与奋发向上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