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8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始于四世纪的中国传统音韵学对语音的分类方法与现代音系学中的区别语音的二分法有很多相似之处,说明我国古代的音韵学家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运用区别特征给语音分类了。文章对布拉格学派的区别特征理论和中国传统音韵学中的区别性特征理论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32.
陈鸿钦 《小火炬》2013,(5):40-40
3月7日,"墨韵书香伴童年"首届福清市小学书法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在福清市滨江小学举行。这次活动由福清市教育局、福清市教师进修学校主办,福清市滨江小学、福清市书法协会承办。参加本次活动的有省、市教育部门领导,福建省、福清市著名书法家,福清市各小学代表,福清市滨江小学师生、家长,媒体记者,总计350余人。活动由书协百幅优秀作品展、学生优秀书法作品展览、书法家现场表  相似文献   
33.
唐五代《切韵》系韵书中已有大量反映当时实际口音的韵类相混现象,包括同等重韵的混同、一二等韵混同、一三等韵混同、二三等韵混同、三四等韵混同。  相似文献   
34.
读明末安徽方言韵书《音韵正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韵正讹》反映的语音系统是明代末年的宣城方言,与今天的皖南宣州吴语一致,而且吴语的成分似乎更为浓重,如:全浊声母系统保存、有完好的入声韵、曾梗臻深四摄合并、禅日澄船四母相混、邪从不分、奉微合流、匣喻匣群亦有混同,等等。此音系尚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遮韵去声字读入山咸摄。这种“阴声阳化”现象在今天安徽方言里尚有遗迹。韵目用字、韵字的收录与注释,都有浓重的皖南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35.
以前代文献中的反切相较,对<广韵>一书中的错乱反切下字加以辩正,从中窥见唐宋时期咸、凡两韵的音近关系,看到<广韵>博采隋唐韵书和字书成分.  相似文献   
36.
百年来,伴随着汉语新诗的兴起和发展,我国诗人和学者积极探索汉语新诗的用韵问题,编纂了百余种面目各异的新诗韵书。本文收集、整理和分析了其中55种新诗韵书的分韵体系,具体分析了各韵书之间的分韵歧异及其产生歧异的原因,重点评析了产生重要影响的十八韵分韵体系及十三辙分韵体系,以期找到新诗韵书分韵的基本规律,推进新时代的新诗韵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37.
《广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韵书。31年后,北宋政府又颁行另一部大型韵书《集韵》。两书成书年代相去不远,反映语音却异。本文通过两书成书过程、编写体例等的对比揭示它们在汉语语音史上占据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8.
余瑾 《现代语文》2005,(1):43-43
语言规范化对于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一直是历史、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孔子所执皆雅言也"到秦始皇的"书同文",从<尔雅><方言>到切韵系韵书、<中原音韵>及<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产生,从隋唐科举制度的文字格式规范到<广韵>编制,从民国的<注音字母方案>、白话文运动到解放后的对汉语规范化问题的诸多决策都体现了这一点.时至今日,语言文字在社会文化发展、科技进步中的作用愈益显示,汉语规范化问题本应提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多年来专家呼吁,社会努力,但推动力不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39.
一中古汉语语音的代表是切韵音系,但《切韵》是怎样性质的一部书,它的音系的基础音是什么,它是一个综合古今南北的音系,还是一个表示一时一地活语音的音系?对此学者们至今没有取得统一的认识。概括起来,大致有四种看法。  相似文献   
40.
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成书于唐朝,为《切韵》系韵书的一种,作者裴务齐生平不详。现在保存下来的本子较为完整,共有147韵,所残韵目可以补出。全书编纂目的明确,主要是为了增修、丰富《切韵》;总体例、各卷体例与《切韵》系其他韵书差别很大;文字为手写体,书中保存了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大量的异体字资料。全书对于异体字的说明方式很有自己的特色,在异体字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