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8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射字法是民间流行的一种猜字游戏,其继南宋赵与时《宾退录》和元代陶宗仪《辍耕录》的记载之后,仍然散见于明清时期各种韵书中。以明清时期五种韵书所记载的射字法为例,展示其形式多样,但本质都是对韵书韵字声、韵、调的拆分及组合。射字法不仅是古时读书人熟稔官韵韵部的好方法,同时射字游戏所使用的韵书或韵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语音面貌,因此它在语音史的研究上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2.
“湘学复兴之导师”邓显鹤是清代著名学者、诗人、文献编纂学家.《广韵》是宋代官修的韵书,也是我国第一部官修韵书.邓显鹤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始重刻张本《广韵》,讫于咸丰元年(1851年).此书现藏于首都师范大学(原北京师范学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等地.邓显鹤重刻本《广韵》不仅对于《广韵》版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为邓显鹤学术观点、学术思想的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53.
54.
文章从韵书的产生引出其“科举考试”和“写诗押韵”的双重社会功用后,指出因这两项功用而导致韵书发展中出现了进步和保守的两种倾向,这两种倾向进而又导致两系韵书发展的不同结果,从而得出“平水韵”的社会功用早已不复存在,最后得出“平水韵”为人所宗的观点可以休矣的结论。  相似文献   
55.
闽方言古老而复杂,反映闽方言的韵书众多.明清时期的学者根据闽地不同的方言区域特点,编撰出许多方言韵书.从明清几本闽音韵书韵类的差异性来探讨韵书之间的亲疏关系,并从闽地的地理特点和语言接触这两个方面分析论证了这几本韵书问形成这种亲疏关系和闽地的区划归属情况互相吻合.  相似文献   
56.
艾红培 《现代语文》2009,(11):149-151
《原本广韵》是《四库全书》中保存的一种《切韵》系韵书,学术界对它的成书年代,长期以来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笔者将《原本广韵》和《大宋重修广韵》韵字的反切进行了对比,试图从语音史的角度来揭示《原本广韵》的成书年代。  相似文献   
57.
明手抄本<六音字典>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部闽方言韵书,反映了五百年前福建闽北政和方言音系.本文共分四个部分:一、绪言;二、明手抄本<六音字典>音系及其性质;三、明手抄本<六音字典>声韵调配合表;四、个别韵部讨论.  相似文献   
58.
李峰 《图书馆》2004,(5):108-110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韵书及《广韵》的成书、体例和功用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对其予以中肯地评价。  相似文献   
59.
原徽州6县存在6种相互不能通用的方言,形成原因是古代北方多次移民带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北方方言与徽州土著的方言相互渗透、掺和的结果。而"双语现象"与《乡音》韵书是使多种方言得以保持稳定的重要因素。几十种《乡音》韵书手抄本的面世,为徽州方言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60.
《中原音韵》的作者周德清是江西高安人,他的《中原音韵》是元代一部曲韵韵书,对后代的戏曲创作影响很大,对汉语音韵研究也有重要价值。分析周德清的政治倾向,对于研究《中原音韵》所反映的元代语音情况有重要意义。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周德清是不满元代、向往宋代、民族意识比较强的知识分子。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