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3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15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东汉以来,田庄经济的发展是魏晋名士孕育生成的经济条件;汉魏之际险恶的政治环境是形成魏晋名士的政治原因;与这种经济、政治形势相呼应,在学术思想界出现了儒道合流的趋势,广大知识分子在行为方式上既追求人性自由,又恪守封建礼教。形成所谓双重人格。至曹魏,一批人的这种双重人格特征已十分明显,它标志着魏晋名士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72.
高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目标的主力军,其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着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3.
魏晋士人洒脱不羁,神采俊逸,率真适意,享受人生。这种精神格调,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风尚和人生理想,对中国士人精神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无论是教学理论中对于教育结构的解释,还是教学实践中技术取向的模仿,都因为缺乏教学风度的考量而弱化或异化了教育力量的释放。教学风度是教师的师德修养、人格魅力、学识水平等方面综合素养的教学呈现,它的立足点在人自身而不在人的创造物。它是形成健康的教学风格的基础。教学风格与教学风度的整合,可以在全面性、持久性、深刻性等方面重塑教育结构,以更加充分地释放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75.
体育教育作为一种塑造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形式,不仅使学生增强体质,掌握和提高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同时,它还包含着发展学生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等教育。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树立体育教师良好形象,对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体育教育的基本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6.
魏晋风流作为一种美学风范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在魏晋众多的名士中,陶渊明最具有代表性,他追求人格的独立、浑然无欲的境界、生活的艺术化,这种追求实际上是他率真本性的自然流露,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最能体现出魏晋风度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77.
很多教师特别羡慕那些在讲台上总是从容不迫、挥洒自如、纵横捭阖、妙语连珠的同仁,并将这一表现誉之为"大师风度"。殊不知,大师亦非"紧张"的绝缘体,不少的教育大师在课前竟然与我们这些无名小辈一样,其内心也常常会被一种莫名的"紧张感"所笼罩。  相似文献   
78.
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上任的第一天,校役列队向校长行礼.先生亦脱帽向校役们鞠躬.打破了历任校长不理睬校役的惯例。北大校长在当时是由大总统直接任命,可谓官高位尊。蔡元培的举动使校役和师生们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79.
传统观点认为,庄子思想以索尚虚无为标的,庄子其人以逍遥游世为准则。这种看法带有片面性。事实上,庄子对于宇宙、社会、人生有着比常人更为深切的关怀和哀怨之情。他不单是思想的巨人,而且还以自己的行为挑战世俗所谓的规范和权威,勇敢地保持和发展自我个性。庄子这种“不经”行为呈现了一种蕴含独特魅力的风度。庄子风度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本质上是对世俗社会的抗议。  相似文献   
80.
你让每颗心都感到温暖,风便推你向最高峰。很多朋友都聆听过盛中国的小提琴演奏,郭可以称得上是人世间最美妙迷人的声音之一。是的,连国外的权威人士都赞誉他为“最迷人的小提琴家”。这个一头卷曲头发的小提琴家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有人给了确切的回答,他的迷人之处全在风度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