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2473篇
科学研究   335篇
各国文化   78篇
体育   617篇
综合类   32篇
文化理论   194篇
信息传播   1308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778篇
  2013年   839篇
  2012年   1600篇
  2011年   1532篇
  2010年   1210篇
  2009年   1378篇
  2008年   1697篇
  2007年   1179篇
  2006年   1045篇
  2005年   1261篇
  2004年   1084篇
  2003年   794篇
  2002年   526篇
  2001年   462篇
  2000年   34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体验式采访要把握好报道的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媒体上出现了一种具有较强现场感和可读性的全新采写形式——体验式采访报道,它生动活泼、贴近群众,赢得读者青睐。  相似文献   
72.
健全有效的传媒自律机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陈力丹 《新闻界》2003,1(6):3-5,30
本文论述了中国传媒近年在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方面缺失的14种表现,其中有一些由于普遍存在,而没有被传媒人意识到属于违规行为。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有些属于从业者的职业道德问题,有些则涉及传媒内部的体制。作者认为,进行新闻专业主义的教育,使记者内化自己的职业角色,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长远之计。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是从业人员对其自身的控制。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为了避免较多的他律,就需要更多的自律。  相似文献   
73.
74.
彭洁 《新闻前哨》2003,(9):33-33
在实践中如何写好现场短新闻?笔者认为,现场短新闻是截取生活中的横断面,最忌贪大求全,要求集中突出,有强烈的现场感,让读者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受。具体说来,要抓好以下四要素。 1、转变作风,深入现场,细心观察。 记者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离不开对报道一线  相似文献   
75.
吴子新 《新闻世界》2003,(12):46-46
1993年春.我有幸成为安徽日报的一名光荣的通讯员。2000年初,我被借调到乡政府,正式进入“记者”角色。凭着对新闻写作的深深爱恋,我越写越想写,越写越爱写。至今,我在县级以上的新闻媒体上发表稿件1180篇次,其中《爱,在“希望”中升华》获《法制日报》1996年全国新闻评选三等奖,《财产保了险,防灾不松》获《安徽日  相似文献   
76.
女性报道者的角色嬗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这次伊拉克战争报道中,凤凰卫视众多女记者的出色表现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闾丘露薇、隗静、沈玫绮、莫乃倩、罗晓莹从战争一开始,就分抵各处战争要地,现场采访、报道。闾丘露薇在战争爆发第五天更是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巴格达,成为战争打响后第一批进入巴格达的华语媒体记者。一时间,舆论哗然,许多人对其“巾帼不让须眉”的胆魄投去了赞佩的目光。在美国打击阿富汗战争中,闾丘露薇三次进入阿富汗采访报道,一举扬名。此次,闾丘又成为中国记者的骄傲,凤凰台在直播报道中称其为“战地玫瑰”、“全体凤凰人的骄傲”,并将与她有关的消息大加宣扬,如…  相似文献   
77.
刘肖 《新闻爱好者》2003,(11):31-32
5月11日,美国《纽约时报》在其头版刊登了一篇题为“辞职的时报记者留下的一长串欺骗行为”的文章,揭露该报一记者在过去7个月里杜撰了36篇新闻报道。在接受《纽约观察家》独家采访时,杰森·布莱尔洋洋得意地说,他把一些“新闻界最优秀的人”都给骗倒了。27岁的黑人记者杰森·布莱尔靠一台手提电脑和一部手机迷惑了读者和报社同仁。布莱尔所用的手段是伪造当事人的评论、编造现场场景,并从其他的报纸和通讯社中摘抄材料。当他不在现场时,他还会从新闻照片中摘选细节,制造出了他到过那儿,见到过某人的假象。从华盛顿郊区恐怖的连环枪击事件到…  相似文献   
78.
怎样采写农业科技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9.
陈力丹 《新闻知识》2003,(12):21-22
读了董秦同志与我讨论的文章,我感到讲得很全面,所以再谈几句。此前我的那篇小文章是为一本采访的书写的序言的一部分,重点是谈记者的“显本事”,在采访与写作二者之间衡量,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的判断应该是不错的。新闻工作与文学创作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所写的东西必须是真实的,而且越来越要求是在第一时间发生的事实,因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确切的当事人、目击者、知情者,并且能够从他们那里获取关于这个事实的有新闻价值的信  相似文献   
80.
走过川藏线     
一个记者,在他(她)的采访生涯中会遇到各种各样、许多层次的题材及人和事。然而,真正能让他(她)永远不能忘记并在自己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震动的采访对象并不多。《在三千里川藏线上》就是这样一个题材。“采访川藏线上的军人”是我台在1996年7月就拟定好了的计划。这年八·一前夕,我们到位于四川稚安的成都军区后勤部兵站部汽车二十团采访一位军嫂。这位军嫂的丈夫就是川藏线上的一名汽车兵,他由于腋下淋巴癌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