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4篇
教育   2494篇
科学研究   364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116篇
综合类   14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5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81.
宋毅 《海外英语》2014,(8):205-206
Poets often express their ideas and attitudes through their poems,like American poet Robert Frost,British poet A.E Housman and Chinese Cao xueqin.The paper compares pessimism towards life of the three poets by analyzing their poems.  相似文献   
182.
穆念 《海外英语》2014,(7):193-194
John Keats is an famous English Romantic poet. His poem Ode to A Nightingale are mostly read by readers all over the world. In China, many scholars have analyzed the ode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especially death. But the short paper will not only analyze the death, but also the life in the ode. Keats loves death, and praises life.  相似文献   
183.
倪斌是阿城小说《棋王》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具有鲜明的个性,虽然身处逆境,但他自信、乐观而又豁达。在棋艺方面,他是禅棋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对王一生棋艺风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倪斌形象从不同方面丰富了《棋王》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84.
20世纪70年代以来,分析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开始流行,作为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G.A.科恩见证了它的繁荣和衰退。那至于为何衰退?或许G.A科恩在展示马克思拜物教思想时已见端倪。他在解读马克思拜物教思想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内容后,呼吁消灭形式的统治,实现内容的解放,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实现作了辩护。  相似文献   
185.
长篇散文《一个人的平原》以乡土文学为底色,聚焦平原上的人事浮动,从自己家族的命运辗转着笔,由地理和文本的一隅投射进对当代中国的全息造影,讲述里下河畔的中国故事,透视城镇二元形态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6.
“即使A,也B”分为实言句和假言句两类,本文探讨了这个句式的认知层面.主观推测层面,“即使A,也B”这个让步转折句所反映的认识是0<P{B/A}≤0.5,此时,实言句和假言句是一致的;客观反映层面,“即使A,也B”所反映的认识是:P{B}=1,P{B/Amin(B)}=1,此层面又分为两种情况,一为实言,P{A}=1;二是假言,P{A}=0或P{A}=0.5.说话人使用“即使A,也B”让步转折句,其目的是为了反映出大脑思维这两种不同认知层面所具有的不一致关系.  相似文献   
187.
以花喻人是《红楼梦》塑造人物的一种艺术方法,清代《红楼梦》评点于此亦有关注,"牡丹"与"宝钗"就是其中之一。以"牡丹"喻指"宝钗",诸家评点一致认同,但于宝钗所掣牡丹签上的题字和诗句的阐释却持论不一。关于题字"艳冠群芳",或从才德,或从世人喜好,或从容貌、运气等角度进行分析;关于诗句"任是无情也动人",或揭宝钗老练处无情,或责宝钗于宝玉无情,或评美刺宝钗,或示宝钗被弃,不一而足。无论是基于褒钗还是抑钗,这些观点丰富了《红楼梦》中"牡丹"喻指"宝钗"的内涵,且深刻地体现了同处封建时代的评者关于礼教道德、处事修养、生存策略等的传统儒家立场。  相似文献   
188.
《金瓶梅》与《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两部伟大的作品,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正如前人所说,《红楼梦》对《金瓶梅》既有借鉴又有超越。文章试图从游戏描写方面对两书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9.
本文从别集、总集、地方志等各类文献中,辑录《全清词·顺康卷》《全清词·顺康卷补编》未收之佚作37首,并对《全清词·顺康卷》未及收录的作者,略考其姓氏、字号、里籍、生平事迹等。  相似文献   
190.
清代小说《风月梦》是一部以描写扬州妓女生活为主的小说。鲜明的地域色彩使其语言也富有扬州风味。丰富的方言词语不仅有助于人物的塑造,成为小说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且也为今人了解甚或研究清代扬州方言及其流变提供了有益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