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23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北京市外事服务职业高中正式通过IS0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0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这是一件十分值得庆贺的事情。  相似文献   
92.
蔡权 《新高考》2005,(7):95-99
选择题作为历史高考试题的主体题型,具有知识覆盖面广、题量大、考查能力多样的特点,其分值在高考试卷中占一半。保证选择题不失分、少失分是高考历史取得理想成绩的基础。答好选择题的前提是要扎实、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要具有概括、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具备这些条件的基础上,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根据近年来高考单项选择题的特点,我们把选择题分为不同的类型,举例加以练习。  相似文献   
93.
刘芹 《中学理科》2007,(7):88-88
化学实验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所占分值大约是16%左右.一直以来有“得实验者,得天下”的说法.因此,在高考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加强实验的复习,下面谈谈笔者在实验复习中的几点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4.
根据新的体操评分规则,要把难度价值分提高到6.6分以上,最直接、最有效的突破点就是在比赛中强化交叉起倒立类动作.以优秀体操鞍马运动员张宏涛为研究对象,对其所采用的交叉起倒立类动作技术难度训练方法进行研究,探讨运动员如何在鞍马成套动作的完成中达到高的难度组别,以提高我国体操运动员的鞍马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95.
邢志强 《成才之路》2009,(33):45-46
函数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一章。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其地位非常重要。近几年高考中所占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文理科的分值约占总分的三分之一。为此,为了做好2010年函数知识的复习工作。本人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准备。  相似文献   
96.
高恒莉 《中学文科》2009,(4):141-142
作文是高考各科中分值最重的一道大题,它放在高考第一科,它的成败关系到考生语文成绩,而且还将影响着余下三科的考试,它对稳定高考全局,对高考胜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作文历来被考生、教师和家长重视。考场作文如何获得成功,本人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2008年中考语文试卷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阅读题在中考中的分值一般在40~50分.而现代文类阅读题又占其70%的分值。我们还发现,考生答卷主要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散文类考题的得分低于自然科学类试题的得分,二是主观性试题比客观性试题失分严重。  相似文献   
98.
作文是高考语文里分值最重的题目,从高考作文得分情况看,大部分考生的作文都能处在三类作文水平上下也就是及格边缘。而三类作文与一类作文的分数相差20分左右,所以,光在作文这一题中,很多考生就与一类作文考生拉开了20分左右的距离。如何去弥补这几十分的差距,如何从三类作文进步到一类作文,本文老师将为您详细解答!  相似文献   
99.
2008年广东高考数学试题注重基础,从总体角度看难度适中,比较平稳,知识与能力并重.与2007年相比,知识点的考察重点和分值有一些变化,2008年更注重知识点的基础应用.通过下表可以更清晰的发现这种变化(表内未统计选作题)  相似文献   
100.
STS试题已成为中考热点,所占分值比例越来越高,尤其是物理与科学技术应用、科学技术设计、新材料研发、环保与节能以及科学素养等,都是考查重点。解决这类试题的有效方法是,挖掘试题中的隐蔽条件,将所学知识与试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判断、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结论。下面以2009年各地中考试题为例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