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654篇
科学研究   17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59篇
综合类   5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The U.S.-China dispute surrounding 5G motivates further examination on China’s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While China’s challenges with various standard initiatives to the global standards regime peaked in the 5G dispute have attracted public interests, scholarly approach to the dispute is still limited. We place the dispute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long-standing attempts f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in ICT sectors. With enhanced economic power, China has pursued for pushing indigenous technologies in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which has been a core part of its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 policy. This paper examines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itiativ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nationalism. Our literature review identifies three pillars of techno-nationalism: state empowerment, growth orientation, and global connection. Then we investigate three cases of WAPI, TD-SCDMA and 5G and discuss how the patterns of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have varied in the framework of techno-nationalism. Over time,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itiatives based on techno-nationalism have strengthened global connection and growth orientation, with increasing proximity to techno-nationalism of the Western style. In particular, China’s aspiration for growth orientation was much enhanced with the 5G standard initiative, compared to WAPI or TD-SCDMA, as it aims to be the first mover in the 5G race. Overall,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China’s national S&T policy has been moving from the ‘catch-up’ to the ‘first-mover’ strategy, but the transformation continues to take place in the framework of techno-nationalism.  相似文献   
32.
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批共产党人在其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研究共产党员群体在永安进步文化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对揭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以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为例,对此课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3.
本文基于VB开发的用于高校的邮件群发系统,对邮件发送过程的技术实现做了说明,针对群发登陆的安全加密算法做了深入的探讨,应用本系统进行高校学生管理和服务相关的邮件发送,为提供高校的工作效率,增强对学生的服务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4.
文章对《中图法》第四版“R2中国医学”类名、类号和类目注释所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5.
S5 0716 714的各方面的特性已被很多人研究过,其中某些研究成果,如短时标光变、光谱的变化、多波段流量的相关性及偏振的特性为研究其各部分内禀的相互依存特性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本文则对其色指数相关性、偏振度与位置角、光学波段的时延、黑洞的质量、光学辐射区的大小及各波段的辐射特性等做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36.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问卷(EMBU)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390名年龄在14~22岁的五年制大专生进行施测,探讨防御方式的特点及家庭教养方式与防御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五年制大专生防御方式的应用以成熟型防御方式为主;防御方式在年龄、专业方面差异显著;母亲偏爱被试对成熟型防御方式有显著预测作用,父母过分干涉对不成熟型防御方式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miR-17-5p的PC12细胞株。方法:将质粒PEGFP-N1-vector空载体和PEGFPN1-miR-17-5p表达载体扩增、抽提,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质粒转染PC12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Real-time PCR检测转染PC12细胞miR-17-5p的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空载组和miR-17-5p组细胞都有绿色荧光蛋白高表达,Real-time PCR检测稳定转染miR 17-5p后PC12细胞内miR-17-5p的表达较空载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miR-17-5p在PC12细胞稳定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iR-17-5p对神经细胞的调制作用提供有用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38.
将“5C”语篇分析模式运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微观结构分析有助于学生对篇章的理解由词、句层面向语篇层面拓展,培养学生理解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及逻辑关系,注重对篇章的整体理解;宏观结构分析则从篇章结构、文化及语境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主题思想和作者意图,发掘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39.
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属于情感态度类目标,需要与知识和技能目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基于梅瑞尔提出的“五星教学模式”,从有效教学理念出发,提出了适应课程思政的“五星教学+1模式”。该模式将课程思政素材融入每个阶段,以达到形成或强化态度的目的。以“农产品贸易”课程为例,介绍了该模式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调查和考核结果表明,这种模式实现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有效达成了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相似文献   
40.
冷湖0-5号构造是柴达木盆地以下侏罗统为烃源岩的一个含油气构造带,目前除冷湖3号油田为侏罗系原生油气藏外,其他所发现的油田均为第三系次生油气藏。通过对该构造带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及钻井分析认为,冷湖0-5号具备形成侏罗系原生油气藏的石油地质条件,并根据区域地质特征及其具体成藏条件,提出了冷湖0-5号构造"下断阶找油"的勘探思路及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