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1篇
教育   1670篇
科学研究   61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1篇
综合类   8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需求,聚焦智能油气田、安全生产智能化、智能感知、大数据处理、智能物联网等行业领域,重庆科技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坚持以“国际化、地方性、应用型、产教融合”为特色,加快物联网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重庆市多所高职院校联合探索“五年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双方院校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对接现代产业发展新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具备综合应用开发与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02.
"安全工程概论"作为安全工程与消防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道德和家国情怀。通过深入分析该课程及本校消防工程专业的特点,依托"双带头人"党支部建设优势,探究和挖掘该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与课程资源,进一步设计了课程思政流程。以我国安全生产十二字方针为教学案例,给出了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及具体实施过程,对同类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对“采油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意义重大。基于“采油工程”课程特点,以信息技术推动石油行业特色课程“采油工程”的教学改革为目标,通过采用“采油工程”慕课、自主创建的采油工程课程设计综合管理平台、“采油工程”雨课堂、采油工程微信辅助教学平台等信息化工具开展教学实践,确保学生对专业知识教育的全面掌握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本校教学应用、其他高校学生应用,以及社会学习者应用的反馈中,获得了高度认可与评价,颇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4.
浙江财经大学“工程识图与辅助设计”为浙江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分析“工程识图与辅助设计”课程的性质、特点以及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照“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以及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认为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是“工程识图与辅助设计”课程的建设路径;构建“三体系+三模式+三阶段+三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重组课程内容、运用多种驱动模式、重构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流程以及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有机融合的教学形式,并从网络平台、课程资源与考核方式等方面开展课程建设。实践效果表明,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效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5.
贾丽娜  张猛 《科技广场》2014,(7):138-141
微信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一项新生事物,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交流和沟通必不可少的工具,利用微信平台的功能及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兴趣、探究、协作三方面来建构微信环境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自主学习模式,为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网络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6.
计算机专业课程众多,且课程之间联系紧密,知识内容具有交叉性,而传统的“孤立式”教学方式未注重课程之间知识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把握,且各门课程知识点的重叠性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以《数据库》课程为例,提出交叉知识点融合教学、多课程捆绑式教学、交叉综合实训课程和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多课程体系群四种多课程交叉教学模式,构建多层次的多课程交叉教学模式,以促进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7.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分析了《软件需求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对基于案例的《软件需求工程》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8.
大班额是指班级学生人数严重超过常规班级学生人数数量的一种教育现象。当前,各大高校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教学普遍采用大班额教学。分析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大班额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该课程实施大班额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9.
李江洪 《大众科技》2014,(11):195-197
阐述了我国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教育还不能适应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计算机软件教育运行机制和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坚持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和层次性原则,并要处理好学生素质的培养与知识的学习这两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0.
国内工程公司拓展海外工程业务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其它海外项目的经验,设计作为工程的龙头,需要关注设计标准、设计输入资料、工程量(BOQ)、设计计划编制方面的风险,为提供海外工程的中标率,需编制高质量的投标文件,同时项目执行过程中技术文档纷繁复杂,有效的文档管理将有利于工程的推进及验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