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0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清代前期,杜臻、顾祖禹、陈伦炯等学者,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渤海周围地区的海岸、海岛和海区的地理形势,分析了海口、海港和海道的军事、经济价值,为当时的海防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2.
杜甫集诗歌艺术之大成,从盛唐走向中唐,成为这个过渡期的重要人物。柳宗元作为中唐文坛的代表,与杜甫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对诗歌主题、情感载体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自觉接受,并且像杜甫一样获“诗圣”、“诗史”之称誉。  相似文献   
33.
作为明代"前七子"文学复古运动阵营的重要组成成员,郑善夫是福建文学发展史上较早具有全国性影响的著名诗人。其诗"黄河冰凌,得杜之骨",既能以杜诗作为古典诗歌最高审美典范,又能"知其所长、又知其弊",是明代中叶学杜的集大成者。通过其"善陈时事"的现实主义笔调下的时事诗,不仅可以认识诗人在明弘治、正德年间的突出贡献,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明中后期文学思潮与文学风格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34.
杜月笙与上海工运的关系颇为复杂.1927年前,杜月笙对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采取支持的态度;"四·一二"期间,他倒向国民党,对工人运动进行镇压;国民党政权建立后,为了政治需要,他又积极参与平息工潮,利用工运.杜月笙与上海工运的关系是以服从个人利益的需要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35.
与同时代及其前代诗人的创作相比,杜甫的口号诗的基本特点是:将时事打入创作当中,拓宽了口号诗题材领域,提高了口号诗的诗品,且数量多,多七绝。这些创作特色既与时代创作风尚有关,也体现了诗人自觉的诗学追求。  相似文献   
36.
郭沫若先生的<李白与杜甫>一书,是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写成的,拓有明显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大批判运动的烙印.把杜甫说成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统治阶级的立场,而为地主阶级、统治阶级服务"的观点尤为不妥.应重新加以评价,还杜甫伟大诗人的本来面目.郭老少数作品的失误有其主客观方面的多重原因,不过,这与其全部作品相比仅仅是九牛一毛而已,仍不影响郭老在我国现代文化史上著名学者的光辉地位.  相似文献   
37.
晚唐持人杜荀鹤一生跋涉于艰难的的仕进旅程 ,其进退心态颇为复杂。诗人既有苦求声名不甘庸世的寒士心态 ,也有取禄酬志谋身荣家的常人功利心理。以诗干谒体现了诗人求名的苦心谋仕的韧志 ,而仕旅的艰难与挫折 ,参以禅宗玄理的影响 ,又使诗人在仕进的同时又常萌生出退隐之思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介绍了杜定友先生的生平,特别就杜先生爱书如命、读者服务观方面和在图书馆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9.
作为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杜牧的诗文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又以儒家思想为主。他常年精心研读儒家经典,深得儒家思想的精髓,儒家思想是他的基本思想,具体表现为尊儒忠君思想、忧患意识、经邦治国思想、"经世致用"的创作思想等。  相似文献   
40.
《神探》成功地把陈桂彬的幻觉或特殊视觉现实化,在真实与虚幻之间自然地切换。影片其它部分的创意不应被视作故弄玄虚,而是主创认真经营的结果。在编剧方面,与很多敷衍的香港电影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改进,即使真有问题也不仅仅出自本片工作人员身上,而且应该追溯到香港电影的美学传统和工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