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0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杜十娘和卡门都是具有民主、平等、自由思想的女性。她们是生命意识觉醒的新女性,她们都有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抗争精神,在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都以死向那个压迫她们的社会做了最坚决的反抗。  相似文献   
72.
文章充实的内容和华美的辞采兼重的文质彬彬精神是中原文学重要的精神传统,从先秦到唐代的中原文学中这种精神都明显可见。杜甫作为中原诗人,其诗歌具有文质兼美的风貌,在诗学思想上完美地协调了诗歌文质之间的关系,对古今诗歌成就持有较为客观通达的态度,表现出明显的文质彬彬的特点。这种特点与中原文学文质彬彬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73.
近一个时期来,唐诗学界多以杜诗为盛唐变体,故将杜甫别出于盛唐而归人中唐的见解,执此论大都提到学史的发展规律下予以说明。本以为:杜甫集大成的诗歌,在诗史上承前启后的伟大功绩,是盛唐所以为盛的最重要标志;杜甫底蕴厚重,气势磅礴的诗风,是盛唐诗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杜诗虽开启了中唐以下诗歌的新路,其诗风则与中唐,宋诗迥然有别,强将杜甫划入中唐有悖常理。  相似文献   
74.
严武再帅剑南抑或三镇蜀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籍中关于严武节度剑南一事,语焉不详,或谓再帅,或言三镇,文史学界对这一问题亦多有分歧。文章结合杜甫、岑参诸人与严武有关的诗歌,证之以史,考辨严武确仅两为节度使镇剑南。  相似文献   
75.
杜牧是晚唐时期一位著名诗人,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妓女的特殊观照。形成杜牧这种特殊观照的原因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来探讨,即唐朝的社会状况和杜牧本人的性格经历。在此基础上把诗人放在晚唐社会的大背景中来探讨他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唐人的生活概况以及一部分女性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76.
戈载《宋七家词选》是清中叶吴中词派的代表选本。通过杜文澜的笺注,在光宣年间得到广泛流传。朱祖谋等将该选奉为美善兼备的范本,并在戈载校词体例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校词五法。《宋七家词选》宗尚南宋,不苟律、韵等主张对光宣词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7.
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主导思想是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的,因此很多研究者认为杜甫没有隐逸思想,但对杜甫的诗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发现,杜甫也存在一定的隐逸思想。文章从集中体现杜甫隐逸思想的四个时期的作品入手,全面阐述了杜甫隐逸思想产生的原因,以期对杜甫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8.
杜牧在《李戡墓志铭》中对当时盛行的元、白诗歌的大力攻评,代表了晚唐一部份文人士大夫共同的审美理想,具有深刻的内在根源与文化意蕴,昭示着中晚唐文学思想的重大捩变,具有重要的批评学意义。  相似文献   
79.
杜甫流寓陇右期间,写下了不少忧国伤时、遣兴抒怀、思亲怀友的诗篇.透过这些诗篇,可以了解诗人流寓陇右时的生活、思想和情怀,也可从中审视杜甫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80.
杜甫这三首咏鹘诗,分别吟咏了义鹘、画鹘、病鹘,立意与表现手法迥然不同,这体现了杜甫诗歌艺术的独创性;而每首又都有不同的、但都是极共深刻而贴切的寄托,从中可以使我们看到诗人的伟大人格和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