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01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由于敦煌的特殊历史背景,唐五代时期敦煌佛教一直比较兴盛,而且尼僧众多。她们既有居住寺院又有居住在家的情况,因此这些尼僧不仅过着寺院生活,而且参与世俗生活,同时拥有很高的社会和家庭地位。  相似文献   
112.
《毛诗传笺》是我国诗经学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其现存版本丰富,主要有:写本,石经本及宋、元、明、清刻本。文章根据相关资料,主要阐述写本与石刻本的现存版本情况。  相似文献   
113.
敦煌文献中夹杂着大量的同音假借字,且很多都是方言土语,给使用这些文献的人带来很多不便;如果不了解这些字的音义,在阅读时就可能会产生歧义,从而造成对文本理解的困难。文章拟从语音学的角度,结合中古音和现代汉语方言,对敦煌文献中的"分雪"一词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114.
辞书名物条目容易出现偏差,与名物条目材料不足有关。《辞源》名物条目中或义项缺失、或释义不当、或例证滞后等疏误均与此相关。名物本身有着阶层之分,而古今辞书编纂有重书面语轻口语,重文人作品轻民间创作的偏向,导致涉及下层百姓的名物在辞书中出现一些问题。敦煌文献特别是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百姓生活。文献中大量的名物词,对大型辞书名物条目的编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5.
把敦煌文献断代研究的结果应用在文献整理过程中必然面对两类问题:定名与辨伪。首先分别定名了s.0704、s.3842、s.6033、s.6100、P.2585、P.2947、吕053(6026)、散0979及滨田德海旧藏等写卷,其次对s.2838、北1217、散0652、上博03(2416)、甘肃博013、西北师院006、栗原贞一旧藏以及龙谷大图藏等写卷真伪分别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16.
敦煌,一颗闪耀在大漠戈壁中的文化明珠,被称为"东方卢浮宫",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时期的兴建,现存的735个洞窟中汇集了大量珍贵精彩的佛教艺术作品,以精美的雕塑和壁画而闻名于世。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藏经洞"的发现又衍生了"敦煌学"研究。本文重点讨论敦煌壁画艺术对现代造型艺术研究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7.
1941年,张大千怀着对敦煌的向往和对艺术的执着,克服重重困难,在敦煌进行了为石窟编号、收集整理文字资料、临摹壁画等一系列艺术活动,在画艺日趋成熟的同时较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理清了中华民族艺术的发展脉络,从技法和精神层面为"大千荷"赋予了活力与张力。纵观张大千的艺术历程,为期近三年的敦煌之行是他在中年时期画风由隽逸走向圆融磅礴的主要动因。"大千荷"的技法由此开始日臻完善,艺术风貌亦得到整体升华。  相似文献   
118.
北京国家图书馆所藏BD08679号氏族谱文书是研究中国古代士族发展的重要原始资料,备受学界重视。学界关于此文书年代的研究成果较多,但至今仍有不同观点。此文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文书的编撰年代做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该文书的编撰年代在唐朝初期,以贞观八年(634)最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9.
研究了敦煌变文《庐山远公话》中“来”的多种用法,分析了“来”用作动词、助词、语气词的不同语法特点。特别指出一些人们熟悉的词语在《庐山远公话》一书中被赋予了新义,丰富了汉语词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0.
通过考释敦煌写本P.2966、P.3363《籯金》的内容、分卷及篇目可知:这两种写本应是同一种《籯金》的不同抄本;百篇五卷的卷次分布不是按照内容进行划分,而是按照规模平衡划分;从残存的事例附注内容可知,叙述文字与唐李若立编著《籯金》(S.2053V等)、敦煌张景球改编《略出籯金》(P.2537等)都不一样,应该是吐蕃时期敦煌阴庭诫改编《籯金》的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