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篇
教育   19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韩非与马基雅弗利在政治倾向上相似又相异;人性生来是恶的,好利恶害是人所共性;君主应该以霸术巩固统治。  相似文献   
32.
法家,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一,是先秦汉初主张法治的一个学派。它的产生、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广阔的社会背景,在历史的长河中法家有幸成为时代思想的宠儿。法家思想适应时代的要求,迅速形成了完事的思想体系,虽然它的辉煌是短暂的,但它却铸就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相似文献   
33.
论韩非法治主义的政治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非法治主义是综合诸子思想并有重大理论创新的法家思想传统。“法”是理解其政治文化内涵的关键。如果以儒家政治思想为间接的对比参照,从理论层面分析“法”在成文法规、行政功能、刑罚性质等方面的内在特征及其影响,那么就能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得出结论: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的缺失,个人私有权和个体意识也就难以得到良性发展,这是法家的症结。  相似文献   
34.
废名是现代学史上的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平淡朴讷的风格与他参禅悟道的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章友他的生平、人品和作品三方面对此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35.
费孝通先生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方针”和“人类文化向艺术更高层次的转向”等学术思想,蕴涵着中国传统诗性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实践层面上对美学和人类学的科际整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说明美学与人类学的科际整合是学科发展的逻辑结果,兼备诗性精神和美学情怀,是重建信息时代和谐、宽容、劲健的人文世界的一个理想方向。  相似文献   
36.
《莫须有先生传》是一部吉诃德式的讽喻之作。在纪实与虚构之间周旋,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点。小说中大量用典乃是造成其晦涩、难懂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部小说的价值并不在于对人生意义的文学性阐释,而在于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一个奇特的叙事文本。  相似文献   
37.
费密著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四川思想家费密毕生从事述讲学,是清初反理学提倡实学的先锋。费密在清代学坛中算是述较丰的思想家,然而他的大部分作却未能流传于后世,以致他的学术无以发扬光大。为钩勒费密学术成就的面貌,对费密的作作出全面而深入的考查,实有必要。  相似文献   
38.
韩非在中国逻辑史上提出了著名的“矛盾之说”,并从客观事物的矛盾中巧妙地概括出矛盾律思想,提出了自相矛盾的问题。他的矛盾律不仅存在于客观事物中,思维领域中也存在。而亚里士多德的矛盾律只是对人的思维过程中的某种规律和必然性的断定,因此它们之间有相同之处和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39.
周作人在20年代关于“抒情诗的小说”和“乡土小说”写作的理论倡导着重于三点:强调乡土色彩;乡土文学是形成作家个性的一个基本要素;乡土文学是进入世界文学的一个必备条件。在废名早期的小说中有乡土写实性很强的作品,其中承载了他对乡村世界批判性的现实观照,到中后期他完全行走在他的老师周作人枣生所预设的途程中,他的田园诗化小说,显示了我国现代小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多样化风格。  相似文献   
40.
在废名的诗论中,新诗质体现为“当下性”和“诗的情绪”,由此衍生出新诗的“切实”、“质直”以及见之“性情”。这与废名所倡导的“文艺复兴”有着内在一致性。而这些正暗合了新诗的“真”、“诚”要求,并且这一要求逐渐鲜明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