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7篇
教育   1415篇
科学研究   166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7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6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现当代旧体诗创作中不乏优秀的诗人诗作,诗歌创作以西域诗为主,以1990年后的作品为多。这部分诗歌的写作技巧更加圆熟,创作经验更加丰富,较好地代表了星汉先生西域诗的风格特点。其创作特色大体有四:一、变化多端,翻新见奇;二、拟人比兴,托物言志;三、熔铸时事,不落俗套;四、活用俗语新词,化俗为雅。  相似文献   
992.
托妮·莫里森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宠儿》作为莫里森的代表作在美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本论文尝试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该小说中的活动场景、写作方式的文学狂欢化特征。  相似文献   
993.
技术支持的文献研究法:数字化教育研究的一个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研究工作者将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应用在科学研究领域,一个新的研究取向逐渐形成,即e-Research(数字化研究)。该文探索了数字化研究中信息技术的计算功能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文本挖掘和可视化等方面的应用,尝试对文献研究法加以改进。案例分析表明,技术支持的文献研究法在处理海量文献、快速把握已有研究的基本情况、帮助研究人员聚焦文献研读重点等方面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分析了《秦将赋》对杀降的惨象描写与中晚唐历史、文化环境的关系,指出该赋与佛教地狱描写貌似神异,而且不一定指涉敦煌陷蕃的时局,其体貌当与唐代尚武风气与仁治思想的冲突、禁止杀降的法律、中晚唐战事加剧等有关。《秦将赋》承袭了不同文体的特征,呈现了不同文学体式的交融。  相似文献   
995.
宋濂与“台阁体”的关系是明前期文论研究的重要命题,历来争议颇多。根据宋濂的“台阁文”观念、“台阁文”创作以及台阁体作家对宋濂文学的接受,并结合“台阁体”的不同发展阶段,重新审视此论题,可以推断,宋濂不是“台阁体”作家。受政治身份影响;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前期作家并不推崇宋濂,因而他对“台阁体”的产生只起了间接引导作用。天顺以降,台阁体中、后期作家一致推崇宋濂文章,他对“台阁体”的发展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96.
《万叶集》是日本最古老的和歌集,《万叶集》中绝大多数作品产生的时代正是中国文化空前繁荣的唐代,在《万叶集》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深刻地感觉到中国文学的气息。本文将以《万叶集》各期代表歌人为例,探讨一下他们的作品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7.
李元阳诗歌有较为明显的关心民瘼、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以及兼容儒、道、佛,追求生命价值尤重情性的特点,并与明代主流文学家的创作倾向一致,也体现了云南人民质朴、厚重的个性。以李元阳为代表的明代文士,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推进了云南文学与中原文学的整合,表现了明代云南传统文学与全国文学的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998.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法,对山西师大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学生篮球技术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出篮球教学、考试的发展状况和各项技术之间以及技术与身体素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通过对展会文献的构成,展会文献的范围、特性与作用的分析,提出了各地图书馆加强收集、开发利用展会文献,服务展会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新时期文学较之过去历次的新文学运动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其思想主题的社会人本倾向.作家在选择和处理题材上有较大的自由空间,艺术形式的全面发展,多元形态的人文审美批评格局的形成等,构成了其主要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