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3篇
教育   302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明末清初学者曹溶著述《流通古书约》,提出了古书传抄互换或刊行广布的流通之法,在我国首次以文字的形式倡导图书开放的思想。在具体实施中,此约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对保存古书及利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代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2.
钱希言《戏瑕》载"文待诏诸公暇日喜听人说宋江,先讲摊头半日,功父犹及与闻",学界多以为此材料能够证明嘉靖前即有《水浒传》在社会上传播。然而,通过文献考证得知,"犹及与闻"的"功父"即明末著名画家、藏书家钱谷之子钱允治,他与文征明等一起"听人说宋江"的时间不能早于其出生的嘉靖二十年(1541),实际时间应该更晚,正值文征明的晚年,这时《水浒传》在社会上已得到广泛传播。至于他们听人所说"宋江"是说话故事还是《水浒传》或者兼而有之,已经无法确证了。  相似文献   
353.
表文指出,(1)顾颉刚先生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历史说”是在民俗学学术背景下提出的.要全面把握这一学说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这一背景。(2)“层累说”作为一种史学方法论。其要义是“用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3)“用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之所以行得通,是因为故事和古史在本体论和发生学上是相通的,最初的历史就是口耳相传的故事。(4)但顾颉刚先生仅仅满足于提出并应用这种方法,并未从理论上对这一方法进行根表的证明。这一理论缺陷导致他在涉及具体问题时并不总能恰如其分地“用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  相似文献   
354.
将城区采暖期11月份和非采暖期4月份空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冬季取暖时,燃煤排放的废气已对大气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为城区的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