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20篇
  免费   1218篇
  国内免费   1979篇
教育   29038篇
科学研究   12168篇
各国文化   125篇
体育   2700篇
综合类   2803篇
文化理论   74篇
信息传播   990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636篇
  2021年   970篇
  2020年   1105篇
  2019年   895篇
  2018年   686篇
  2017年   715篇
  2016年   863篇
  2015年   1387篇
  2014年   3309篇
  2013年   3810篇
  2012年   4303篇
  2011年   4488篇
  2010年   3244篇
  2009年   3091篇
  2008年   3714篇
  2007年   4105篇
  2006年   4227篇
  2005年   3693篇
  2004年   2974篇
  2003年   2620篇
  2002年   1990篇
  2001年   1612篇
  2000年   936篇
  1999年   408篇
  1998年   262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into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Retrieval (CIR) and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Seeking (CIS), the majority has assumed that team members have the same level of unrestricted access to underlying information. However, observations from different domains (e.g. healthcare, business, etc.) have suggested that collaboration sometimes involves people with differing levels of access to underlying information. This type of scenario has been referred to as Multi-Level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Retrieval (MLCIR).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no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wareness, an existing CIR/CIS concept, on MLCIR. To address this gap in current knowledge, we conducted two separate user studies using a total of 5 different collaborative search interfaces and 3 information access scenarios. A number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IR), CIS and CIR evaluation metrics, as well as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interfaces. Design interviews were also conducted after evaluations to obtain qualitative feedback from participants. Results suggested that query properties such as time spent on query, query popularity and query effectiveness could allow users to obtain information about team's search performance and implicitly suggest better queries without disclosing sensitive data. Besides, having access to a history of intersecting viewed, relevant and bookmarked documents could provide similar positive effect as query properties. Also, it was found that being able to easily identify different team members and their actions is important for users in MLCIR. Based on our findings, we provide important design recommendations to help develop new CIR and MLCIR interfaces.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网络期刊的两种编目方式及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图书馆网络期刊的两种编目方式集中编目与分散编目进行比较。根据网络期刊的内容和图书馆的具体情况,探讨如何在实际工作中选择这两种编目方式,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新疆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业发展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极具特色。上世纪 90年代以来 ,旅游业虽有较快发展 ,但仍不发达 ,与自身的资源优势极不相称。新疆旅游业要在 2 1世纪获得发展 ,必须彻底转变观念、科学规划、整体优化布局 ,多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新闻策划是对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电视新闻策划是现代社会受众和电视自身发展的需要。电视新闻的策划重在发挥电 视传播的优势,强调整体的协作。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企业体育目前的现状、不足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企业体育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存在的不足 ,找出原因。借鉴国外企业体育的发展过程 ,从而得知职工体育俱乐部是我国企业体育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展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吴慰慈 《图书馆论坛》2003,23(6):13-19,55
阐释了信息化的内涵,分析了我国信息化的进展及其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我国信息环境建设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刚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2):156-157,160
中国传统文化是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外环境因素,它主要由儒家、道家和禅宗文化构成,具有中庸和平、泛道德性、人文精神、非独立性、静止停滞、乡土情结等特质,通过研究它的理性因素对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正面影响和非理性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来探讨在学校体育思想、内容和方法上应采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根据抚仙湖现存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流域生态学与管理学的原理,提出了抚仙湖北岸景观生态建设的途径实施老环湖公路以下农田的退垦还湖,减少农田污染;拆迁湖滨带居民点,消除农村污染;拆除部分规模小、污染大的旅游度假设施,消除旅游污染和景观障碍;建立主要入湖口经营性人工湿地,净化面源污水;恢复万米沙滩,营造自然和谐的湖滨环境;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园,创建高原湖泊滨海旅游度假区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竞技体育资源纵管理实施对策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从资源认识角度对竞技体育资源纵管理的内涵及实施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当前,中国竞技体育资源在培育、开发、配置及利用等方面的结合性不强,资源管理的绩效不高,实施竞技体育资源的纵管理势为所趋。中国实施竞技体育资源纵管理,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竞技体育资源观,建立竞技体育资源纵管理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法规政策,完善竞技体育资源市场,明晰竞技体育资源产权等方面加强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高校图书馆利用地方资源服务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及重要意义,井探讨了服务原则和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