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10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简论士、知识分子和士的近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之士肩负知识和道义的职责,在道统与政统的夹层中艰难地生存。在近代的大变局中,士被时代潮流所裹挟,义无返顾地嬗蜕成较有独立品格、较为自由的知识分子。在士的近代转型过程中,晚清小说家典型地体现出这一转型所呈现的生动活泼的状貌和特点。  相似文献   
52.
通过把绩效技术引入到整个的教师培训领域,将人类绩效技术模型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绩效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模型,依据该模型设计了整个的培训过程,并根据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设计了高校教师绩效考评量表。  相似文献   
5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日趋明显,而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广大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在探索具有高效益、高效率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手段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出发,阐明了心理健康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整合的原则及整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54.
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师能力结构及其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由于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的变化,对教师的能力结构提出新的要求。现代远程教育教师能力结构应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信息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应当通过确立教师为本的管理模式,强化教师的发展性评估,建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加强校本师资培训等措施,促进教师能力结构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5.
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轻声词语读音的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绍林 《宜宾学院学报》2005,5(9):109-111,121
本文指出轻声方面的分歧现象,探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重点对比分析《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轻声词语的不同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轻声词语的判定问题和轻声词语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56.
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趋于成熟。教育改革后班级的管理工作日趋重要,和改革前有所不同。在现代教育下,班级管理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责任感。充分激发学生管理班级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7.
在高校中推广普通话,最基本的是要开设现代汉语课程。这是推普的"本"。在非中文专业开设现代汉语课程对于普通话的推广、大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在实用写作方面和第二语言学习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维新运动时期,中国翻译活动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不论是在翻译主体、翻译内容还是在翻译目的、翻译选材上,都较之于以前有较大的变化。本文把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基于译者的翻译内在动力,针对翻译选材的变化做一个分析,找出选材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并提出对翻译研究的看法。  相似文献   
59.
孙玉华 《辽宁高职学报》2013,(6):100-102,110
高职校园网络文化中融入现代职业教育元素,使得高职校园文化制度建设有了新的含义。高职学生对网络虚拟实训环境的需求及网络本身形式的生动活泼、内容的全面丰富、时效的更新快捷等特点,使得加强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更具重要性和迫切性。运用先进技术建设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平台,营造真实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有效引领学生的网络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0.
传统政治观是人们在历史发展中继承下来的对政治的观点,由于它具有继承性,它对现实政治生活仍然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传统政治观是许多中国人秉承的政治观,它虽有一定精华,但仍为落后的政治观。对其进行改造,是政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