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0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教育   5919篇
科学研究   691篇
各国文化   59篇
体育   542篇
综合类   391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5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454篇
  2013年   666篇
  2012年   527篇
  2011年   633篇
  2010年   535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552篇
  2007年   594篇
  2006年   478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I examine the effects of a longer school year in Indonesia on grade repetiti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employability, and earnings. I exploit an arbitrary rule that assigned students to a longer school year in Indonesia in 1978–1979, which fits a fuzzy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I find the longer school year decreases the probability of grade repetition and increase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t also increases the probability of working in formal sectors and wages later in lif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length of school years in Indonesia is not too long.  相似文献   
52.
This study employs a socio-ecological persp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community, school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 circumstances of young people living in the squatter district of Sultanbeyli in Istanbul, Turkey, who have been excluded from school and who are working in very difficult conditions. The views explored in this paper are derived from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hat covered the reasons for their exclusion.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elimination of poverty and the provision of universal education are linked and that one cannot be achieved without the other. The impact of poverty on the processes of school exclusion requires greater recognition, because it helps to perpetuate an intergenerational cycle of social and educational disadvantage. In the case of these young people from Sultanbeyli, the school system has failed to contribute to their inclusion; instead, it has further increased their marginal, disadvantaged position by unintentionally pushing them into the worst forms of child labour and criminality.  相似文献   
53.
一批"老作家"在"新时期"陆续发表的反思散文,不仅体现出明确的文化承担意识,而且在对文化的反思和比较中抒写了丰富的伤痛和欣喜之情.他们对沧桑往事的文化省察,彰显了散文诚与真的诗学品格,本身也应当成为可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4.
20世纪初,<新青年>的编辑出版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帷幕,<新青年>先进的编辑思想使之成为中国编辑出版史上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5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使命,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尤其任重而道远。地方高校为西部新农村服务,既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探求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是建设西部新农村的必要途径。绵阳师范学院"全国千县工程信息员培训基地"的成立是我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为新农村建设培训优秀信息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6.
在明确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后,应传承、创新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价值导向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加强文化交流、互鉴,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积极探寻提升文化自信的路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57.
《新史学》是美国历史学家鲁滨孙的代表作,虽为历年论文和演说的汇编,却集中反映了新史学观的逻辑思路,其中不乏闪光之处:第一,敏于感受时代变化的挑战,持发展的史学观;第二,善于从其他学科中接受启迪,促进史学地新,第三,重视史学与现实的联系,强调发挥史学的社会功用。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第一,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陷入庸俗进化论的泥潭,第二,否认史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8.
1923年2月,周恩来以"飞飞"的笔名,在中共旅欧支部创办的刊物《少年》发表了《评胡适的"努力"》一文,批评热衷于政治改良的胡适所鼓吹的"好政府主义"。周恩来在文中以"革命救国"论批评胡适对军阀统治的"迷信",抨击胡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的幻想。其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已过,胡适已经和周恩来等马克思主义者在政治上、思想上分道扬镳。从周恩来这则评论看出,五四新文化思潮发生的这种分化是不可避免的。从中分化出的革命救国论者与社会改良论者在政见上既"异中有同",又"同中有异",而最终则他们之"异"大于他们之"同"。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高职新生英语学习过渡与衔接情况的研究,分析了高中和高职两个阶段的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的差异。推进高职英语教学的自然过渡,合理地解决高职新生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这对于帮助学生适应高职英语学习、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希望能升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实行对口招生制度以来,中等职业学校一直将对口招生列为学校的培养任务之一,做好单招工作赢得了社会地位,同时对口招生制度也对中等职业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