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804篇
科学研究   80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目的/意义]探究个体决策的有限理性对于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从网民心理的微观层面来构建网络舆情传播模型。[方法/过程]以病毒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引入考虑个体心理参照点的前景理论,构建网络舆情传播模型,并求解模型的基本再生数,进行数值仿真对基本再生数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结论]网络舆情传播扩散规模,与微博用户接触到的接触消极微博内容的比例β、相关舆情事件评论或转发中传达负面情绪的评论内容占比p、被感染网民的自愈率q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42.
Abstract

Under models of moral and 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compassion and caring are emphasized as a counterpoint to pervasive, heartless, neo-liberal globalization. According to such views, these and related emotions such as empathy, sympathy, and pity, can cause people to act righteously to aid others who are disadvantaged through no fault of their own. When applied to the contemporary issue of alleviating child poverty, it seems such emotions are both appropriate and easily developed through education. However, emotional appeals increasing a sense of urgency regarding such a dire issue should not necessarily be prioritized in the face of competing possibilities. Emotions can be difficult to develop, regulate, and sustain. Their appropriate expression and application in global contexts can be problematic, as people’s valu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feelings varies across societies. Additionally, there are tensions between discourses of emotional care and compassion and rational duty to social justice. This article examines competing views on education for understanding and responding to child poverty, and defends post-humanitarian imaginarie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non-relational care ethics. Care, compassion, empathy, and emotion may be involved in learning about child poverty, but an a priori rational orientation is also essential in such grave matters of social injustice.  相似文献   
943.
方东美是二十世纪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从“普遍生命”出发探讨生命哲学,建立了以生命为中心的审美价值本体论。在方东美的生命美学思想中,为了宇宙与人生、事实与价值达到统一状态。方东美从心性之学的进路深刻分析并继承与发展了阳明心学的“致良知”学说,从而建立了其生命美学思想中兼容“情”“理”的生命本体。  相似文献   
944.
在物业费案件的审理中,被告业主往往会因为诸种原因抗辩物业费单价过高,认为接受物业合同中的价格标准系受胁迫之举;尤其是同档次小区同类住宅的物业费价格相对较低时,业主更觉显失公平。法院在审理中,认定物业公司构成胁迫、乘人之危或显失公平的门槛较高,被告业主很难以合同效力存在瑕疵为由撤销既定的价格条款。即便物业费单价确实不合理,法院也一般不会干预物业合同中的价格条款。业主要维护自身权益,更多应该依靠完善业委会机制继而通过行政路径来解决。  相似文献   
945.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历史合理性,既不能用“谁受益谁付费原则”来解释,也不能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来解释,更不能用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来解释,它必须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解释,这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高等教育既是私人产品,又可以当作社会福利品免费提供。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客观上要求实现高等教育福利化的历史阶段,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就会被高等教育免费制度所取代。中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历史合理性,在于中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及其利益关系调节,还依赖于高等教育收费这种制度安排、服务价格和市场机制来提高效率与增进公平。  相似文献   
946.
在哈贝马斯的理性类型学中传统理性观是一种追求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的理性,它的范式缺陷是远离生活世界,脱离人的言行和具体的社会生活,属于一种"逻各斯中心主义"理性。哈贝马斯对此理性观的批判建立在他的回归生活世界的范式转换之上。回归生活世界是他的哲学范式的"源头活水"和对传统理性观批判的范式尺度。然而,若与马克思的回归社会现实相比较,哈贝马斯的回归却是一种普遍语用学的回归,他的交往理性的根须并没有扎进现实的生活世界的土壤之中。他的"范式自觉"帮助他在语言哲学主体间性的范式轨道上推进了理性,但他的范式的形式主义停留使他的理性重建仍然属于马克思所批判的观念革命。  相似文献   
947.
吴结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4):12-17,121
创价和代价是人类实际活动中的两极,两者互为依存,共为一体,即创价本身意味着付出、舍弃、牺牲。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始终是追求创价的实现。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必然要经历代价的支付、体验、反思和调控。然而,不是所有的代价都是正面指向创价的实现,代价的支付量与创价的回报量也未必呈正比。代价合理性研究的目的就是鉴别和区分必要的、合理的代价与非必要的、不合理的代价,以便做出合理的选择和有效的调控,确保高等教育发展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支付获取最大的创价回报。  相似文献   
948.
《启蒙辩证法》中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意蕴。启蒙理性在晚期资本主义下剥离了人的主体性,沦为一种统治支配:这种支配在文化领域以大众文化的形式对人进行意识形态的整合,造就了人的单向度性,在政治领域则对人重塑了一种虚假的主体性,最终导向反犹主义;非理性的人和一体化的社会宣告了标榜主体性的启蒙理性的终结。  相似文献   
949.
陈琳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4):107-108
在实证科学与人文哲学日益分离的今天,特别是在哲学发生了语言学转向以来,对语词的研究成为哲学与语言学两大领域的焦点,而对语词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又指向了意义。纵观目前为止的意义理论,不外乎指称论、行为论、使用论、观念论等几种。前三种因其显而易见的缺陷,在本文中只是简要略过,而观念论则是谈论的重点。拟站在观念论基础上对语词意义理论进行经验主义再解读,以期获得观念论的不同视角。  相似文献   
950.
目前英语语言学习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是语言学习中的师生正在逐步变成单向度的主体,慢慢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二是语言学习中存在抽象化的语境和技术化的课程。而这是语言学习受到工具理性影响的表现,必须通过语言交往来改变单向度的现象,同时要避免工具理性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