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337篇
科学研究   47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27篇
信息传播   11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21.
介绍一种方正书版10.0大样文件免费生成PDF文件的方法,以便实现远程电子校样传送和期刊全文免费发布等.该方法利用方正Apabi Reader和PDF Creator软件,操作简单,完全免费.  相似文献   
422.
工程项目出图归档利用一体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文件作为工程设计单位主要成果,必须归档。从图档电子文件的出图、归档、利用一体化角度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图档电子文件归档率低、归档不及时、真实对应性差等问题的思路,以便更好地实现工程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423.
雍正在位期间广泛使用奏折,使之逐渐成为清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在雍正奏折中隐含着一套较为独特的官员人事档案管理思想,其中的一批朱笔引见单、官员履历折等材料更是具有现代人事档案管理因素.论文改变了以往文书档案研究思路,从官员人事档案角度对其进行发掘.初步分析出,雍正通过对官员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在客观上使得...  相似文献   
424.
人事档案名誉侵权是一种利用对自然人个人的人事档案进行非法篡改以便对人事档案记录人名誉权进行侵害的行为.这种名誉侵权行为与人事档案有关,因而与其他名誉侵权行为相比,具有诸多特点.本文通过对人事档案管理现状的分析得出,应从统一人事档案的法规体系和完善人事档案法规的民事责任制度两个方面来预防和杜绝此类侵权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5.
人事档案管理研究述评及趋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学界对人事档案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事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高校人事档案、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企业人事档案、人事档案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关注国内人事档案问题的研究多,借鉴国外经验的研究少;针对个别单位人事档案问题的研究多,探讨共性问题的研究少;实际问题研究多,...  相似文献   
426.
本文分析了学校近期档案工作的发展进程及特点;学校档案管理实施效果给档案部门带来双重收益;学校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相关问题及处理办法;从学校档案部门对考评工作的反馈意见分析其可能产生的中期影响。  相似文献   
427.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多事之秋.当打着"扶清灭洋"旗号的义和团扛着大刀长矛,口中念着"刀枪不入"的咒语,冒着洋枪洋炮在北京焚烧洋教堂,围攻各国驻京公使馆时,偏安一隅的边陲小镇昆明也发生了大规模的捣毁法国教堂、驱逐法国殖民者的风潮--昆明教案,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是法国驻蒙自领事方苏雅.  相似文献   
428.
对于环境监测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各项环境监测数据、资料既是对历史不同形式的记载,也是环境监测档案的形成过程,环境监测档案的主要内容是用监测数据来客观真实地记述和反映环境质量,为环境保护及规划、科研等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9.
石淑芳 《科教文汇》2011,(28):196-197
为了满足信息化社会对信息"广、快、精、准"的要求,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借助先进的通讯设备和技术手段,建立了高职高专档案信息网络,实现了电子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430.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findings of a three-year longitudinal study investigating the experiences of postgraduate level students who were provided with audio feedback for their assessmen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tudents positively received audio feedback. Overall, students indicated a preference for audio feedback over written feedback.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attitudes, suggesting that both sexes held similar attitudes towards audio feedback. Students also indicated a preference for audio feedback that was recorded simply and returned promptly over delayed, more sophisticatedly recorded and edited feedba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