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51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5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尔雅·释草》较为详细地收录了“蒿”这一物种的名目,本文对此作一总结。“蒿”,方言叫作 “鼓”,又可以细分为青蒿、白蒿、牧菣、艾、莪等若干种类,同时,每一品种又各有其他不同的名称。  相似文献   
82.
对于有秦一朝坛的荒芜,一般的论简单归之于秦统治的化专制政策的失误,笔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因素,本从秦历史地理环境的偏僻窄逼,化积淀,薄弱,儒家思想影响甚微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将此问题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83.
先秦时期的商人阶层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风貌和家庭生活,在精神风貌方面,他们中有些人不仅有着较强的职业道德,富而不忘德,而且有些人还有着吃苦的精神,坚毅的品格,此外肆无忌惮,骄横不世以及对金钱的崇拜也是有些商人的精神特征,在家庭生活方面,商人的中的富商大南奢豪气派,并拥有大量的家庭奴仆。  相似文献   
84.
春秋战国时代,士阶层处于急剧壮大和急剧变化之中,并且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由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分析比较可知,楚、秦两国都在春秋初年形成了较完备的阶级结构并出现了士阶层,但因两国的地理条件、人文生态和发展路线等诸多不同,两国士阶层的人员构成、人口数量、经济状况、文化素质也有别,对本国乃至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大不一样。楚士人多才高、用于晋而事于秦,为楚国经济文化的繁荣、秦王朝的统一和统一而稳固、强盛而昌明的汉帝国的创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5.
秦汉商法规范了商业活动,就其实质而言,商法服从和服务于封建自然经济。商法贯彻了“重农抑商”政策,通过贬低商人地位,以期达到“驱民还田”的目的,通过征末业税,轻田租,以巩固地主制经济。商法保证商业朝地主制经济轨道发展,土地买卖的合法有利于地主制经济的发展,地主、农民合法商业活动促进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6.
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秦其所以建都咸阳,与当时成阳的生态环境不无关系。研究秦都咸阳生态环境的变迁,对秦文化的理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7.
从秦汉法律简牍可以看到,秦汉时期始终存在庶人这种社会阶层,他们在政治、法律地位及经济权益上与平民存在差异,带有明显的人身依附色彩。  相似文献   
88.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叙述的秦朝疆域是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时的疆域。后来,秦朝北击匈奴、南攻南越和西南通西南夷后开拓的疆域无法包括。整个秦朝的疆域应是东、南到海,西到今甘肃、四川,西南至云南、广西,北到阴山,东北至辽东。由于后人引用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朝疆域的失误,错把秦朝初年的疆域当成整个秦朝的疆域,造成千年之错。我们有责任纠正这个千年之错。  相似文献   
89.
秦朝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一个严酷的法制社会,实际上,秦朝时期在法制政治之下,涌动着儒家伦理的潜流。儒家的忠、孝等道德标准仍然是重要价值尺度,是行为选择的是非标准。政治上,秦王朝常以法律为工具在民间推行儒家伦理,实行“教化”;要求官吏宽以待民,带有浓重的儒味;对周边少数民族国家实行怀柔政策。秦朝礼制中含有立社稷、修宗庙等儒家古制。秦朝,并不是一个失去了温情的时代。  相似文献   
90.
从秦汉法律简牍可以看到,秦汉时期始终存在庶人这种社会阶层,他们在政治、法律地位及经济权益上与平民存在差异,带有明显的人身依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