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52篇
教育   946篇
科学研究   637篇
体育   80篇
综合类   68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8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5 毫秒
21.
科技素质教育是技术创新的基础。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经济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科技素质教育十分薄弱,具体表现在科技师资水平偏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重科学知识传授轻科学能力培养、教育经费短缺等,惟有提高教师的科技素质,改革旧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改善办学条件,才能提高中小学校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22.
23.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人的实践所引起的各种因素相互制约有机联系的整体。它揭示出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发展的标准就是使社会有机体良性运行,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深化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标准理论,并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4.
李春生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9):32-35,40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结合就是"和谐发展"。马克思的历史进步尺度思想对"和谐发展"有多方面的启示: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会促进人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是人的发展程度的标识;"共同富裕"是生产力与人"和谐发展"的归宿;主体创新能力是科学发展的可持续力。唯有实现"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生产力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两个社会进步尺度的有机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25.
张治国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12):61-64,76
意欲发挥科研对教学的推进器作用,促进"汉语言文学"这个传统专业脱胎换骨的更新改造,应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走出观念误区,提高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营造以科研促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政策与制度的引领导向作用,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培养良好学风等;三是探索以科研促教学的有效途径:倡导教师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的动态转化,鼓励教师指导和带领学生做科研。  相似文献   
26.
试论化学教学与科学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学科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优化教学过程,调整知识结构;发掘化学学科内涵;发挥学科特点,以实验为突破口三条途径,提高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27.
深圳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成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深圳科技政策体系的形成可分为4个时期,其演进历程具有政策工具从相对单一到不断丰富、政策覆盖领域不断扩大和精准、政策着力点切合产业发展导向等特征。探讨并分析其体系形成与政策效果有利于不断提升政策的综合效益,同时亦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8.
王春玲  赵宝福 《中国科技信息》2006,(14):194-195,196
科研是高校发展的原动力和生命力,同时也是促进教学不断进步的有效手段,科研水平高低直接决定高校的发展。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评估高校科研水平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建立了评估摸型,从而可以科学的、直观地评估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最后应用此评估模型,对五所高校科研水平的能力进行评估和比较。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对审稿专家的评价进而提出优化审稿专家的措施。【方法】 选取《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1—2015年267位审稿专家7756条审稿记录,统计267位专家的审稿数量、审稿时滞及审稿结论。【结果】 通过统计和分析,5年间审稿篇次>31篇的66位专家是期刊的核心审稿专家,其中,审稿时滞在3周以内的专家占92.5%;审稿时滞上,就所有专家而言,74.2%的能在3周内审回稿件;审稿结论上,拒审占5.0%,无具体审稿意见或审稿意见过简无针对性的占10.5%。【结论】 要保证期刊的核心专家队伍,必须从专家和编辑两个层面进行改进。对专家适当取舍,保证核心审稿专家的数量;同时编辑应做好服务工作,重视专家的知识回报。  相似文献   
30.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科技期刊增值服务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科技期刊增值服务模式。【方法】 对133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抽样调研,筛选出2016年1至11月平均微信传播指数(WeChat Communication Index,WCI)排名前10位的期刊,分析其增值服务评估指标。【结果】月均WCI排名前10位期刊的增值服务表现平平,但也不乏亮点。【结论】亟需以优化用户体验为出发点,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科技期刊增值服务模式,以自助式服务提高信息的易得性,以交互式服务建立新型编读作关系,以主动式服务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在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的同时不断积淀自身的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