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3篇
教育   493篇
科学研究   22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高学习素质是学习化社会对每一位社会成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培养策略型学习者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要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本文概述了学习策略的概念和结构,阐述了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基本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92.
在文学翻译中,具有“陌生化”特征的“有意歧义”常常困扰着译者,是积极消解还是保留原作的“文学性”,两者难以抉择。在这种情形下,译者不能只为歧义的“消解而消解”,而应在敏锐识别作者语言意识和原作意图的同时,融入自己的“审美阅读”和“文学性”语言,凭借丰富的审美想象,运用创造性的语言,最大限度地再现蕴含其中的文学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93.
语用歧义是语言交流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而它又与语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将着重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语境如何通过制约和解释功能来消除和识别语用歧义。  相似文献   
94.
废名小说的总体特色在写实,使作品摆脱了难懂之嫌。但在具体的作品内涵意义层面上,导致两种审美判断:含蓄和晦涩。其原因由失语——欲言又止造成。  相似文献   
95.
本文讨论了福克纳的著名长篇小说《八月之光》的一个重要主题——现代社会中人格的分裂与模糊。在《八月之光》中,福克纳运用了许多手法如分裂、悖论、两极化甚至“一等于二”的模式以揭示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双重性格,展示他们分歧的形象,展现现代人的内心冲突与模糊,揭露时代的混乱与无序,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灰暗现实世界的深刻认识与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切忧虑,对边界与永恒的追求。  相似文献   
96.
语用歧义是语言运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基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展开对语用歧义的深入探讨,可以清晰地构建英语歧义的分类,增进对语用歧义的理解,从而揭示此类歧义的修辞功能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7.
This study examines gender-based attributional ambiguity among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 in the US, specifically academic deans. Attributional ambiguity involves situations in which members of underrepresented groups cannot determine whether interactions both negative and positive have occurred because of their minority status or for some unrelated yet plausible reason. A conceptual model of attributional ambiguity in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s presented highlighting the types of situations that produce this ambiguity, two variants of attributional ambiguity (i.e. cognitive and social), and the psychological and organizational consequences of such ambiguity. Reasons that attributional ambiguity is inherent to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re examined including the fluidity of gender roles, the culture of academia, and leaders’ minimization of discriminatory experiences. Implications for professional practice are also presented such as the need for curricula, trainings, mentoring, and coaching that addresses attributional ambiguity and greater publicity related to women’s underrepresentation in leadership roles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98.
英语歧义是英语语言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英语语言本身一种内在的现象。如果巧妙地运用英语歧义,可以起到积极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
浅析手机短信中的设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设歧是表达者故意暂时保留话语中关键性部分,让接受者产生歧解从而达到幽默,曲折,引人入胜的一种修辞手法。手机短信中运用设歧这一修辞手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又是表达者与接受者双方期待心理和思维惯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
论语境对歧义的消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运用语境理论,论析了一定言语交际中词义存在的多重性及其歧义的产生,揭示了言语交际环境中歧义的消解不仅要借助语言内上下而且要借助语言外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