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96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612篇
教育   15245篇
科学研究   1728篇
各国文化   58篇
体育   1193篇
综合类   1036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88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446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633篇
  2014年   1967篇
  2013年   1990篇
  2012年   2343篇
  2011年   2684篇
  2010年   1723篇
  2009年   1583篇
  2008年   2045篇
  2007年   2143篇
  2006年   2087篇
  2005年   1766篇
  2004年   1431篇
  2003年   1303篇
  2002年   973篇
  2001年   738篇
  2000年   429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ABSTRACT

In Britain and New Zealand the neoliberal assault on universities has shifted from new public management and funding models to the special status of the public university. The project aims to complete neoliberal business initiated 25 years ago by more fully marketising and financialising universities, starting with ‘unbundling’ and outsourcing and culminating in new forms of privatisation, rent-extraction and rebundling. This paper analyses two documents commissioned beyond government to create political momentum for this project: Avalanche is Coming and The University of the Future. These both capture the zeitgeist of reform while simultaneously creating the university futures that they portend. We examine the market-making work they perform in reimagining and reinventing universities ahead of policy reform. We argue that claims made to support fundamental restructuring of public universities lack substance or evidence. Rather, each is underpinned by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of ideology and self-interest that together envelope universities in new agendas of marketisation, financialisation and privatisation. We suggest that in this latest restructuring of public universities critic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work of consultancies and think tanks alongside the micro-details of market making. By doing so, they too might reimagine public universities, but for a different political project.  相似文献   
912.
薛海燕 《河西学院学报》2011,27(4):50-54,45
"顿悟"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名篇《死者》中的重要创作手法之一。运用法康尼尔(Fauconnier,G)认知语言学心理空间理论能有效挖掘人物顿悟之前的心理,从而进一步深化故事主题。在《死者》中,主人公康罗伊与三位女性之间的话语冲突使主要人物的心理空间发生了多次交错,促使康罗伊摈弃殖民地特权者身份,回归爱尔兰传统。康罗伊的精神复苏在深层次上象征着整个民族的新生。  相似文献   
913.
当前大学生在信息素养上存在着信息意识不强、信息渠道不熟、信息道德意识薄弱等问题。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其馆藏资源,拥有专业信息管理人员及良好的信息技术平台等条件,着力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914.
通过对黄冈市注册会计师行业生存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认为做大做强是黄冈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不二选择,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主导下,能否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关键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同行们,特别是主任注册会计师们能否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共同目标和发展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个体与全体的关系,能否以博大的胸襟,全新的面貌迎接这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915.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对民生问题的思考、有关论述以及践行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民生思想。尽管这一思想是以后才明确丰富起来的,但在中央苏区时期就显出其雏形。它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历史、理论和实践渊源: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历史之源;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之源;以科学总结我国革命斗争经验为实践之源。  相似文献   
916.
明末高僧蕅益大师,早年诵读儒家经典,后入释门研习佛学,于佛法有成时又撰《四书蕅益解》,以佛释儒。其中的《中庸直指》透显出蕅益对《中庸》一书的独特见解。他以佛教天台宗"性具说"为理论基础,认为"天命之谓性"的"性"兼具善恶,由此而来的"道"有仁与不仁之分,故"修道之谓教"显得格外重要。而修教的法门是"慎独",目的是让"性"中本有的"诚"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917.
通过行为链模式对比分析汉、英动宾结构的构建过程,发现汉、英动宾结构存在普遍相似性,除典型动宾结构呈现对称性特征外,英语动宾结构在构建过程中也体现了语义结构的兼容能力,出现代体宾语的现象,进一步证实了思维的隐喻性与转喻性是人类所共有的普遍认知方式;另一方面,汉、英动宾结构的构建过程也存在明显差异性,行为链模式相逆相异,表现为英语缺少施事宾语,而汉语少见同源宾语等,另外,英语的代体宾语数量远远低于I汉语,说明各民族虽然具有相仿的认知方式,但认知过程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18.
由于我国对于候选人没有资格限制、对执政党提名缺乏规范、联合提名受到种种限制等原因现在的人大代表中存在着公务员代表比例较高,导致不能实现司法权、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弱化人大的监督职能,使代表议事职能行政化,难以履行代表职务的时间保障。在现阶段在对候选人的职业资格不可能限制的情况下,为了降低公务员代表的比例,希望从完善候选人提名制度来解决。  相似文献   
919.
网络舆论在我国迅速崛起,并对政府公共决策的进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章在对网络舆论的特征及其正负面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利用网络舆论的对策。  相似文献   
920.
本文从律师代理制度立法缺失导致的法治环境混乱出发,引入对在我国建立民事强制律师代理制度的思考。首先,深入剖析诉讼专业化和强制律师代理的关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然后,从强制律师代理对司法公正和效率的意义,证明其制度必要性。继而,从各国的立法实践和我国的制度基础出发,探讨该制度建立的可行性。再者,从实证主义角度出发,设计如何在我国系统地构建民事强制律师代理制度。最后,建议从立法上建立民事强制律师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