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6篇
教育   307篇
科学研究   28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26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01.
科学人文主义的体育教育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是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的产物,引导着教育的发展方向。但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并不是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简单相加。本文对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教育价值观的实质及其基本教育理念进行研究,认为:在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极力张扬人本主义的今天,我们的体育教育要切实树立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2.
论江泽民对邓小平协调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零陵学院学报》2004,25(1):183-185
江泽民的协调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的协调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江泽民对邓小平协调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两个大局”到东、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从“两手抓”到“三个明”协调发展;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3.
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生命观显示出不同的内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的生命观颇具代表性,儒家主要从生的角度看待生命,是一种入世的生命观;道家强调顺其自然,是自然之道生命观。而西方文化中的生命观主要是从终极(即死亡)的角度看待生命。因此,不同的路向折射出中西方生命观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4.
从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的四个时期入手,阐述了一个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的实现过程。每一阶段均给出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实现内容,在数据库系统实现阶段强调了类和视图的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05.
人权与主权之统一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与主权的关系问题国内学者已较多论及.主要是针对西方学术界“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等观点展开,这为两权关系在实践中的正确对待打下理论基础。尽管如此,国际社会中仍然出现的频繁的侵犯主权、践踏人权的现象说明二者统一思想并没有得到较好贯彻。本文以它们的统一为题,通过对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对人权观形成的影响作比较,重申要客观、辩证地理解二者的统一,着重从促进这一思想的实际贯彻及其可操作性来论述。  相似文献   
106.
孙中山先生在20世纪初叶形成的社会主义观,对后人研究和实践社会主义产生过重要影响。章通过对孙中山先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与发展、内涵与特征以及与科学社会主义观的联系与惜别的探析,指出了孙中山先生对认识社会主义的贡献,同时也指出了孙中山社会主义观与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本质差别。  相似文献   
107.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代发展理论的创新,是对发展观内容体系的科学构建,为指导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提供了基本理论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8.
关于弱势群体教育公平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并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本文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受教育状况分析,指出了弱势群体享受公平教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并为真正实现弱势群体教育公平提出了几点建议.需要指出的是弱势群体教育公平问题必须要遵循两个原则、即差异的平等观和差别原则,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走向极端,最大程度的实现教育公平、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最终使社会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通过对素质教育与21世纪、教育者的观念与21世纪的论述,以及作者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与设想,认为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教育者的观念,一旦教育者的观念转变了,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其他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10.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了世界观、历史观与价值观及实践性、规律性与系统性的有机统一,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境界等四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拓展,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