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教育   3208篇
科学研究   346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20篇
综合类   21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西安科技大学新增专业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高等院校不断设置新专业,但普遍存在着新增专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不足的问题。本文针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增专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了新增专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不足的原因,对于如何提高新增专业文献的保障能力,提出了领导高度重视、提高采访人员素质、设立专项经费、建立文献经费分配模型、采用科学采购方式、开展馆际合作等6项措施。  相似文献   
952.
工业旅游是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的产物,是以一定的工业企业文化为资源依托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服务的过程。地方文献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953.
高校图书馆应科学合理系统、循序渐进地做好文献资源建设,防止急于求成增加藏书量,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954.
马克思在对西欧社会现代转型的考察中存在着双重维度:一是通过对西欧社会现代转型产生的原因、条件、动力、内容和过程的分析,对其进行了客体维度的结构性考察;二是通过对西欧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缺陷的分析,对其进行了主体维度的属人性考察。这种双重维度考察的现实意义在于:一方面得出了资本主义无法完成现代社会转型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共产主义才是现代社会的真正归宿,现代社会转型就是各个民族与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文化时空中向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共产主义前进的科学结论;一方面为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基本内涵和根本任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5.
现行师专文学理论课教学存在许多不足,根源在于教学定位不准,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因而必须进行革新。针对师专学校培养的目标以及学生特性,文学理论课不能只停留在概念、范畴的理论学习上,要强调学以致用。革新教学内容和体系,可以从一“削弱”到两“加强”来进行,削弱理论知识的讲授,加强它的宏观视野教学,同时要把学生引向文本批评,让他们深入文学的腹地。  相似文献   
956.
吴宓是五四时期“学衡派”的领军人物,作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一直与新文化运动保持相当的距离。吴宓所激赏的是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开始的一条新人文主义的线索。他对儒家文化缺少精进的把握,个体经验性的阅读和缺少学术史的支撑,使得他的论述在公共领域显得幼稚浅显,吴宓回国之初的学术思路一直延续到他 1930年开始写作的《文学与人生》之中。他的学术思路受益于阿诺德,他的兴趣不仅仅是纯学术的研究,而更倾向于现实人生中个人和社会伦理的重构。但他在对人生的分析中,隐含着对新文化运动的否定。他没有关注充满多辨的学术史问题,往往以新人文主义的眼光来阅读作品,这使得他的作品难以进入比较文学的经典著作中。《文学与人生》预示着他在学术上无法进展,但对于他的则是个人人生的“圣经”,他把注意力过多地放置于具体的人生关怀上,加上与儒家理想相结合和表述不严密,当然受到主流话语的压抑,他所推崇的新人文主义在中国未能流行,他的学术著作也少有精彩之处,这与他归国时的抱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957.
李舒格 《出版科学》2016,24(6):60-63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媒介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文学出版产业顺应时代潮流,逐渐展现出明晰的发展逻辑,即传统文学出版与网络文学出版的并行,两者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体现出基于“存量经济”与“增量经济”两种出版形态的共存状态。论文从全媒体时代的环境变化入手,分析、总结传统文学出版与网络文学出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截然不同的发展逻辑,通过对两者辩证地剖析,以展望未来两者共同繁荣的光明图景。  相似文献   
958.
王阳明心学关学大体可归纳为: “良知之美”、“意动之美”、“知行之美”,其诗歌、散文以及戏曲理论能充分体现出他的美学思想。阳明心学美学对四明文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心学美学理论的传播及其自身的创作实践实现的。明中期以降,四明诗歌、散文、戏曲因受阳明心学美学影响,独树一帜。特别是在社会“天崩地解”之际,四明作家表现出极高的“良知”品位,从而形成了四明文学独特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959.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广大师生由北平至长沙,辗转湘、黔、滇,最后落脚云南蒙自,组成临时“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西南联大”的文学创作无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本文试图追寻“西南联大”的峥嵘岁月,钩沉学者、文人的心路历程,彰显他们自觉承担的文学使命,以及作为华夏子孙的人文良知。  相似文献   
960.
反思中西逻辑比较研究的前提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梁启超开启墨家论理学(逻辑学)研究以来,中西逻辑比较研究一直论争激烈,存在着片面“求同”和片面“求异”的思维取向,关键在于其“前提”的不真实、不充分。因此,只有认真反思中西逻辑比较研究的“前提性”问题,才能正确探讨各自的研究对象与个性,全理评价各自的长短及其人类性价值,为中国新文化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