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李商隐诗歌因其诗风诗境和抒发的思想情感的独特性,形成了古典文学研究中少有的李商隐现象。刘学锴、余恕诚编撰的《李商隐诗歌集解》对李商隐的诗歌进行了成功的解读,成就巨大。该著作所蕴含的注释思想主要有:第一,诗文史整体通观,知人论世;第二,以意逆志,历史还原中以人为本;第三,高屋建瓴,融通各种分歧见解;第四,基于时代,提升诗歌思想艺术境界;第五,面向读者,兼顾普及与提高。这五个方面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通过注释者辛勤而创造性的工作,沟通了作者、文本和一般读者,连接起了历史和现实,并向未来进一步开放,最终实现了注释的目的和文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72.
1969年11月至1971年1月,著名红学家俞平伯被下放到河南信阳"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期间,困顿辛劳中的俞老先生写下了38首古体诗。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见证文学",这些诗歌是特定时空诗人心灵世界的诗意呈现,充分彰显了他"自爱、平和、前进、闲适"的生命哲学,也是"文革"时期豫南农村社会生活和民俗风情的审美观照,于患难中更见人性的真醇与美好,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73.
郁达夫前期小说的独异性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他此期创作中“率真”的审美追求。“率真”的审美追求主要体现在对题材的择取与处理、人物形象的塑造、自然景物的摹写以及创作方法的运作上。它是主体自身化心理结构与客观社会化环境及外国化思潮等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率真”的审美追求既使郁达夫前期小说获得了特殊的审美效果,同时又对人性的刻划达到了较高的深度,从而获得了一种超越性的品格。  相似文献   
74.
南唐后主李煜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词人,他的词作虽历经千载却依然广为流传,并一直深受后人的喜爱。他的词中最为大家所称赏的是其历经亡国之痛后饱含深情的思国念家之作。然而,后人对他的感情词却关注不够,本文从亲情、爱情、思念故国之情这三个方面的词入手解析后主的情感世界,力求贴近李后主的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75.
庾信是我国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是南北朝最后一位优秀诗人。他的诗开唐人诗先河,他的赋堪称"史赋",是继《离骚》之后又一叙事抒情的长篇巨制。庾信诗赋创作历来受到很高的评价,可他的人格却屡遭非议。从人格与创作两方面,客观地看待庾信,从中可以引出思考,得到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6.
选取陈来、漆侠、钱穆等学者的相关文本与《朱熹的历史世界(绪说部分)》进行比较,揭示了《绪说》与这些文本之间在思想史编史理论及其实践上有着重要差异,这些差异给思想史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7.
<霜冷长河>在余秋雨整体创作中具有其独特性,这是他在"散文苦旅"创作途中的一段歧途.余秋雨因"苦旅"而突围,又因突围而走向"歧路".  相似文献   
78.
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华作为先锋小说作家的代表,他的小说在叙事上前后时期的变化体现和代表了先锋小说发展的 趋势、方向和必然。他的小说在叙事时间、叙事对象、叙事态度上分别经历了由零碎模糊转向具体明确、由人物的 欲望转向人物的性格、由冷漠紧张转向温和舒缓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79.
受庐陵刘辰翁的影响,元初江右文人崇尚奇崛、峭厉之风,下者则流于剿袭炫博、以文为事。大德、元祐之际,虞集崛起江右。他力接"庆历、乾、淳"余绪,倡平易晓畅的文风,诗歌则主张"崇唐得古",以雅正为旨归,从而使江右诗文风气为之一变,并深刻地影响了明代的"江右派"乃至馆阁文学。职是之故,清末赣人杨希闵将他列为乡邦诗史"三宗"之一。  相似文献   
80.
郁达夫与周作人都是"五四"时期涌现出的文学大家。一向善于结交朋友的郁达夫与周作人有着密切的交往和友谊,在文人相轻的文人圈内实属难得。两人互相敬重,相互理解,真诚相助,合作默契。然而,当周作人附逆后,一向重情好义的郁达夫惋惜之余给予周作人痛切的批判,显示了郁达夫对待朋友的真诚和爱国情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