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7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7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31.
在唐五代到北宋的词体演进过程中,李煜词的变化引起后代研究者的注意,王国维甚至认为其词一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但是,李煜词并没有发生质变,其创作者身份仍是贵族。实际上,李煜词在词学史上的变化并没有被强调学养的宋人肯定与学习。只是到了词学昌盛的明清时期,因李煜的遭际与其词之凄艳绝美,日渐得到时人肯定与赞誉。  相似文献   
132.
出版伦理是出版工作在社会任务和责任方面应遵循的规范和准则.撤稿在学术期刊中较为常见,撤稿原因也较为复杂,既有作者原因,也有编辑和期刊的原因.若在撤稿原因表述、撤稿判定标准、重复发表的处理、重复发表且学术不端的处理方面存在不妥,则容易导致撤稿的出版伦理问题.为有效地解决上述伦理问题,应规范撤稿流程,合理表述撤稿原因,完善...  相似文献   
133.
本文主要论述编辑学传统概念无力摆脱科技期刊审稿失误的两个起因。知识爆炸不断加大作者和编者之间的业务差距是其一;不易判断文稿对科技发展的前瞻性价值是其二。两者的妥善处理有待于编辑学传统概念的合理推移。  相似文献   
134.
高校学报审稿制度是学报质量控制的重要保障,学报审稿制度内涵是什么,认识上和实践中存在着很大分歧,分歧的焦点是评判论质量的主要。一种审稿制度是以责任编辑为主体批评论质量,另一种审稿制度是以审稿专家为主体评判论质量。两都存在不足之处。以专家审为核心,初审、复审、终审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参照的审稿制度,是比较公正、科学、合理并且具有时效性,经济性的高校学报审稿制度。  相似文献   
135.
张资平是20世纪20年代有影响的作家,但对他的研究一直处于不景气的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主要是观念上囿于历史定评,研究方法单一。文章探讨了张资平研究的现状,认为应该以多样化的方法,尽力还给人们一个真实的张资平。  相似文献   
136.
《意境》一书把传统的意境理论置于中华民族化大背景之下。对意境生成的化根基和思想渊源作了深层次的考辨,并贴近中国古典艺术实际把意境放在它所滋生的艺术土壤和艺美学意义上予以把握和描述,因而能博采众长又不类前说,得攻玉之石成发新之论,但意境研究的拓新价值更在于实现其理论的现代转换,以获得可言说的现代话语内涵。重构意境范畴,厘定意境蕴涵,拓展意境界面,并与现代阐释学、现象学、接受美学等实现理论精神的融通,是达成意境理论现代转换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7.
图书馆学界提出新善本的概念,本文就本馆新善本工作的基础——甄选,作了阐述并举例。  相似文献   
138.
本文探讨了"一稿多投"现象的表现、成因,指出:编辑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这一现象.此外,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在互联网上对此现象的监视,引导作者由被动研究转向主动研究,加大对"一稿多投"行为的处罚力度等.  相似文献   
139.
文章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出发,通过新旧历史小说的对比分析,试图说明审美期待受挫是新历史小说区别于传统历史小说的重要特征,也是新历史小说能够获得接受者认同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它的虚构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表现出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拷问。  相似文献   
140.
普通高校学报增加稿源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优质稿源是期刊提高学术质量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普通高校学报稿源不足、优质稿缺乏的主要原因,提出增加稿源的主要途径,即:缩短稿件刊发周期,开设"研究快报";积极组织高质量的内稿;结合学校学科发展主动做好组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