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82篇
教育   3068篇
科学研究   607篇
体育   410篇
综合类   369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387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论旅游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地处旅游地区的高等学校应大力加强图书馆的旅游特色馆藏建设。具体措施为:全面而完整地收集旅游图书资料特别是地方献资料;搞好二次、三次献的深度开发;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开展旅游信息服务;成立专门的旅游献阅览室。  相似文献   
22.
文章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图书馆LAS的发展历史、重要作用 ,以及数据处理特点和对硬、软件的要求等问题 ,重点论述了我国图书馆LAS的发展现状、模式选择 ,以及在构建图书馆LAS时应注重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3.
本文试图以泰克西纳的知识领域划分对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的通识课程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中外大学的通识课程基本上覆盖所有的知识领域;中外大学均有数量比较多的文学、音乐和艺术评论及历史课程;不同的大学在通识课程开设中各有传统和偏重。  相似文献   
24.
中国西部风沙区生态环境脆弱,煤炭井工开采造成土体坍塌,产生地表裂缝,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含水量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土壤酶活性降低、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土壤沙化、植被死亡以及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剖析近年来煤炭地下开采对西部风沙区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和植被生长等方面的影响机制,提出塌陷区土壤环境破坏的修复措施。指出今后的研究应集中于采煤塌陷区土壤质量的恢复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演替规律方面,为中国西部风沙区采煤塌陷地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5.
复杂曲线逼近是CAGD中的基本问题,传统deCasteljau算法通常固定细分参数为0.5.本文考虑平面Bézier曲线的凸包最小和扁平度最小两种情况,分别给出凸包最优和扁平度最优的细分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使每次细分后得到的新控制多边形更好地逼近原曲线.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曲线的最优参数发现,对于较小的曲线段,细分参数选为0.5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比较扁平最小方法与deCasteljau定参数方法发现:对于形状复杂的曲线,前者细分效率提高50%以上;对于简单曲线,二者相当.  相似文献   
26.
准确提取钢铁厂对去产能监测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人工目视解译方法效率低、成本高,无法满足开展大区域钢铁厂监测的需求。以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网络SSD为基础,构建面向遥感影像钢铁厂提取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网络,提出maxout模块,将负样本通路优化为多分支结构,突出难分负样本特征并提升网络对无用特征的抵制效果。利用国产GF-1数据对京津冀地区的钢铁厂进行快速自动提取实验。与人工解译的钢铁厂点位数据的对比表明,该目标检测方法的提取精度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27.
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我国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新形势,针对乡镇地区英语教学水平偏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28.
基于GIS的横断山区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和经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形起伏度是影响山区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以横断山区大尺度ASTER GDEM为数据源,基于GIS的窗口递增分析原理,采用均值变点法科学分析平均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面积并对其进行分级和相关性分析,得出实验区最佳分析窗口面积为0。202 5 km2,省域之间地形起伏度差异明显,省内差异不明显,相关性较高。同时,采用空间分析技术、统计学方法以及PCA排序法,分析地形起伏度与人口、经济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形起伏度的增大,人口密度逐渐降低,当达到3。7以后人口密度趋于一个固定值;地形起伏度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负相关性最大,与城镇化率的负相关性较小,与人均GDP的负相关性最小。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的目的是撂讨冀西北坝上4县16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在农业领域实现最佳配置和最有效利用问题。提出了"两业为主吸收"的农村劳动力合理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30.
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迅速发展。金融环境的变车呼唤着我国僵化的人民币汇率由有管理的浮动制度向真正的管理浮动制度转变。尤其进入新世纪,我国在经历了经济制度改革、创新后,经济日新月异,无论从GDP的年增长速度、国际收支状况,还是从金融市场的发展角度看,都具备了汇率制度改进的条件。在充分利用这一改革契机的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经济、金融环境稳定对于一国改革、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改革方式会直接制约改革成铲,所以汇率制度的发展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宜完全浮动化,而适宜采取汇率目标区的形式,并注重加强亚洲地区的金融合作,增强汇率制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