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1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教育   4051篇
科学研究   79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73篇
综合类   368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450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76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知识经济的发展 ,必将促使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的思维、行为方式等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探索知识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 ,对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
小康社会,政治文明,扩大就业,这是十六大报告的三个突出亮点。全面建设小康必须有政治文明作保障,必须实现社会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43.
本文报道了广东湛江硇洲岛沿海的腹足类软体动物114种,隶属于68属42科;介绍了硇洲岛的自然环境及潮汐;对腹足类的种类组成、生态分布、优势种和区系特点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4.
学校文化建设是通过精神文化的作用 ,用学校特有的无形的文化力量 ,形成教职工和学生遵循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准则 ,以达到学校整体素质提高的目的。学校文化建设 ,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群体文化、个体文化、管理文化、形象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 ,必须加大工作力度把学校文化建设抓好  相似文献   
4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其关键在于实行政治体制改革。从当前中国改革的形势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相似文献   
46.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7.
皇木采办是明代社会的重要内容,商人是明代皇木采办的重要力量。商人对皇木的采办开始于正德年间。商办采木出现的主要原因有补救官办采木的弊端,繁荣的市场为商办采木准备了市场条件等。商人从官府领取一定的经费后自行招募人力,进行采办。采木过程包括勘查和砍伐。由于采木地区的恶劣条件以及商办采木本身的弊端使得商办采木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的。商办采木实质上是一种加于商人的封建徭役。它给当时的社会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危害。  相似文献   
48.
探讨了义和团运动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所起的作用 ,义和团运动加速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迅速到来 ,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并促使了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全面变革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若干个案例的举例,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当今学校课堂中的缺失现象;提出了构建生态化课堂的五种策略: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生态、建立多维互动的课堂生态、构建彰显个性的课堂生态、筑就适度开放的课堂生态、走向竞争合作的课堂生态。  相似文献   
50.
邓小平同志生前没有明确提出政治文明的概念,但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却清晰可见其政治文明思想的理论脉络。邓小平对政治文明思想的贡献主要在于抓住政治文明的核心和本质———民主政治,并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主线,始终围绕新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将其贯彻于社会主义政治改革实践与探索之中,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动力、必由之路和立足点等方面理论成果,事实上建构起“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