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五代历史上,河北出了郭威、柴荣两位帝王明君。薛庚环先生立足乡土,推出大作《周太祖郭威评传》、《周世宗柴荣评传》,对这两位后周帝王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述,史料丰富,文笔通达,推动了五代史研究,弘扬了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62.
中国历史上的中央官制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变动演进之中的。秦朝以后两千多年中央官制的演变,从一开始就以侵夺相权、强化皇权为其基本历史线索和主要内容,它所表现出来的历史方向和性质是封建政治和中央官制的日益专制化。汉初官制多沿用秦朝制度,到汉武帝时期开始演变,内朝的创置过程,伴随着相权的削弱和皇权的加强,从而使汉代的国家权力机构明确分为两大系统,并构成了汉代封建专制主义的基本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63.
在中国古代,帝王有着至尊无上的权威,唯我独尊,操纵别人的生死。也正如此,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但出现诸多称王称帝者,也出现了不少废帝。①究其原因,从大的方面而言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因素,但现实因素远大于历史因素。其中最为直接和突出的原因有权臣控制朝政图谋篡位、宗室成员对皇位觊觎抢夺、帝王本身的素质引发的荒唐和暴政、政权兴亡频繁等。帝王被废会给当时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意识等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从而对政治、社会的统一和稳定等都带来极大的消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64.
曹操奉迎汉献帝都许在他的政治生涯中起过一定的作用,而且不同阶段挟天子的作用亦不相同。在曹操前期的政治活动中,挟天子起着积极的作用,主要是舆论上的胜利;但在赤壁之战后,挟天子的作用有限,对于曹操谋取皇位的行为有所束缚,挟天子并不能够令诸侯。  相似文献   
65.
清末新政是在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人深感国家一定要富强起来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新政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由江楚会奏三折构成,所提出的变法措施集中在兴学育才、整顿中法、采用西法三方面。新政思想体系包含有戊戌思潮的基本思想成分。立宪要求以一种新面孔充实进新政思想,并显示出其具备了起到中坚作用的实际价值,从而将新政思想升华到它所能达到的时代最高点。清末新政思想吸纳丰强思潮、洋务思潮、戊戌思潮、立宪思潮中的合理成分,它推动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快步向近代化方向前进,引发了政治也必须近代化这一社会变迁的关键性活动。由于新政思想的最高点是保留“满人”皇帝前提下的君主立宪,所以当辛亥革命胜利已成定局时,新政运动再怎么搞也挽救不了清政府垮台的厄运了。  相似文献   
66.
顺治十年(1653年)前后,直隶地区发生大面积水灾,造成巨大的损失,田园荒废、饥民载道,严重扰乱正处于恢复阶段的社会秩序,是清廷定鼎中原以来面临的第一次严峻的救灾考验。为此,各级政府迅速采取了蠲免田赋、实施赈济、安插流移、劝捐劝赈等系列举措,并着手荒政制度的初期建设。以上种种彰显出清廷强大的危机控制能力、高效的行政运转速度与长远的施政眼光,无疑是其入关后迅速稳定局势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7.
认为金朝五世皇帝完颜雍在位29年(1161—1189)中,励精图治,业绩显著,有金国“小尧舜”美誉.介绍其从执政伊始,即在短期内剿灭契丹农牧民和汉族反金起义军,稳定政局的过程.肯定其主动让步于南宋,签订宋金“隆兴和议”,减岁币,降辈份为叔侄关系,同南宋保持和平友好相处30余年的积极意义.论述金世宗“减丁战”,修筑边堡界壕,作持久防御的策略.金世宗的安边保境策略终于延缓了后日蒙古灭亡金王朝的历史进程,充分肯定了金世宗安边保境方面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68.
潘之博是康有为“十大弟子”之一,一生追随康有为,与麦孟华构成康有为维新事业的“两驾马车”。他久戍军旅,戊戌变法前后致力于武装“勤王”运动,后又协助康、梁开展“运动倒袁”和“开放党禁”活动。袁世凯称帝时,入冯国璋幕府,联合各方倒袁势力。潘之博勇武雄才,忧国忧时,是近代著名的爱国猛士。  相似文献   
69.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ortrayal of Louis IX in medieval Arabic historiography to show the importance of cross-cultural Mediterranean interaction. It argues that the image of Louis was influenced by information originating from the Sicilian Hohenstaufen court and reports that Frederick II sent to Egypt. Arab historians connected to the courts of Frederick and Manfred disseminated a “Sicilian narrative” that shaped Louis's portrayal in Arabic historiography. This argument on the importance of cross-cultural transfer in understanding Arabic historiography is buttressed by reports about the King, the Pope, and the Emperor that are traced back to the entourage of prominent Muslims closely linked to Sicily. Moreover, it is argued that Arab authors were aware of Louis's proto-sanctity and pious reputation. This led to the infusion of medieval Arabic historiography with Western ideas about sacrosanctity. Finally, this research assesses how the portrayal of King Louis during his captivity was used in internal Muslim rivalries.  相似文献   
70.
发生在我国历史上的"三武灭佛"和"康熙禁教",对我国宗教及历代统治者的宗教政策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导致这些事件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损害了统治者的利益,同时也反映了宗教发展与适应社会的必然过程.它告诉我们如何对待宗教,也启示着宗教界人士如何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