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8篇
教育   1321篇
科学研究   566篇
体育   62篇
综合类   168篇
信息传播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51.
高校专业课程建设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评价问题,由于课程建设涉及的因素较多,且有些因素具有模糊性难以直接量化,因此,引入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高校课程建设评估的因素体系、权重、评估等级,建立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952.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综合评价技术的实质及现有的模糊综合评价算法,并以我国几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为例,探讨了现有算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953.
确定AHP排序向量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一种确定AHP排序向量的新途径 .该方法首先用统计分析及模糊分析方法对AHP中的专家进行评判分类 ,进而对每位专家赋权 ;然后通过各位专家单独给出的排序结果及各位专家相应的权重值确定AHP的最终排序向量 ;最后通过实例对该方法作了进一步阐述 .实例表明该方法确定的排序向量具有良好的保序性 .  相似文献   
954.
首先介绍了Markowitz的证券组合理论,其次,介绍了计算智能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糊逻辑的特点及在证券投资组合中的应用,提出来将三者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955.
本文针对纸浆漂白温度控制的大时滞、大惯性、对象参数时变的特点,提出采用神经网络来建立漂白过程的预测模型,根据模型的输出来预测实际过程的变化趋势,从而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回路中控制器采用模糊PID,以提高对象的适应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减少超调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956.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模糊相似优先比快速估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建筑市场的逐步规范,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已成为必然.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影响各个工程量清单专业工程及措施项目的造价因素,建立模糊相似优先比模型,选取与工程量清单专业工程及措施项目最相似的项目,最后组合最相似项目得到建筑工程造价,其特点快速、准确,减少了人的主观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57.
利用专家经验对样本集进行聚类,通常是便捷有效的,为了衡量聚类的可信度,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模糊聚类方法,实例表明,此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58.
为了提高分类器的分类率,再一次把模糊的思想引入C-均值算法,构成双重模糊C-均值算法的分类器,所不同的是把模糊化思想引入到分类规则上.用这样一个模糊规则来表示分类的模糊系统,更加有效地构建了一个能对训练样本比较准确分类的模糊分类器.用这种方法设计的分类器不需要预定义参数、训练时间短、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959.
对于系数为常数一阶齐次与非齐模糊微分方程,提出了一种新解法.把模糊微分方程转化为一阶微分方程组,给出了此类方程的解.简化了一阶模糊微分方程的运算,最后给出了解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60.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语言模糊性指语词所指范围的边界不确定的属性。从认识论和认识科学的视角而论,语言的模糊性不仅源于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也源于人们对客观对象认识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也源于语言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