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5篇
教育   408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8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戴来是“70后”女作家中最有个性的小说家之一,其长篇小说《爱上朋友的女友》是一部能够彰显其独特文学气质和艺术实力的力作。在这部小说中,戴来打造了一个荒诞、边缘化的灰暗城堡,城堡中缱绻着一群都市的边缘小人物,然而这些边缘人却是一群充满生命情态的人,他们的生命中溢满了挣扎、反思的生命追寻。透析这些边缘人的生存状态,戴来深刻地解剖了当代都市边缘人在灰暗生活中真实、复杂的心灵体验。  相似文献   
22.
神秘的意味:论《白鹿原》中的奇异性事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鹿原》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 ,是意味深永的忧患之作。在这部小说中 ,奇异性的事象中包蕴着浑涵而神秘的意味。玄妙的梦境 ,不仅激发着读者的想象力 ,而且还让人进入更本真的生命世界 ;鬼魂附体事象 ,则深化着你对人性、对人的幽邃、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认识 ;而怪异的征兆 ,一方面作为一种叙述动力、一种结构方式在小说内部发挥着作用 ,一方面也在读者身上产生一种紧张感 ,调动起读者探知内里、弄清究竟的强烈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23.
社会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客体,对人性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及世界观。家庭环境作为社会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一个人的成长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对作家的思想、创作态度、风格及作品内容的构成,都能留下很深的烙印。家世作为作家出生与成长的环境因素,其研究价值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24.
作家的写作并不是绝对自由的,它受制于各种条件,其中包括不同的性别身份。女性作家和男性作家的作品,在体裁、题材、风格和技法上,都能体现出作者的性别差异。造成作家性别差异的原因是客观现实与性别偏见,作家应该努力克服自身性别带来的限制,用文学作品推动现实变革,摒除性别偏见与歧视。  相似文献   
25.
在考察两汉赋家的主要政治身份时,赋家为郎也许是一个比“位同俳优”和“言语侍从之臣”说更能通贯两汉总体情形的观察视角。征诸历史记载的两汉主要赋家仕履,他们都曾任过名目不同、职责不定但都与文事、口辩、学识有关的中下层郎官。郎官是汉代官僚系统的基础。位不过郎,是汉代赋家政治生存的痛楚体验。这深深影响了他们的辞赋书写观念,可发现其政治思维的讽谏法则、颂美法则,在世思维的合理开解策略和书写的游戏娱乐、刻苦为文的美文心态,等等。  相似文献   
26.
文章是对一系列中国学者自指方式的研究。这些研究的发现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国际上语言领域的英语母语作者主要用第一人称单数代词"I"来指单个的自己(例如:"I propose that...")。而中国学者在单个自指时却极力避免使用第一人称单数代词,他们更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复数代词"我们"、第三人称名词短语如"作者"和无生命名词短语如"本文"来指称单个的自己。另一方面,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自指语用能力时并未呈现稳步前进的态势。他们在步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后,逐渐远离英语的自指方式,越来越向中文中的自指规范靠拢。在博士学位其间,尽管他们对I的使用有所上升,但总体说来,他们的作者自指还是中式的,和英语方式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27.
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以沂蒙精神研究论文作为数据样本,从研究论文增长与分布、研究队伍以及热点词频这三个方面展开计量分析,探讨分析沂蒙精神自提出以来研究的发展脉络,并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8.
金履祥“安有去之七百岁而言情、状物如此之详 ,若身亲见之者 ?”姚际恒“周公去公刘之世已远 ,岂能代写其人民风俗至于如是之详且悉耶 ?”崔述“且玩此诗醇古朴茂 ,与成、康时诗皆不类” ,方玉润“非躬亲陇亩久于其道者 ,不能言之亲切有味也如是。周公生长世胄 ,位居冢宰 ,岂暇为此 ?”等种种否定或怀疑《七月》为周公作之理由 ,均似是而非 ;至于近代以来之“奴隶 (农奴 )作”及“小奴隶主作”等说 ,更近乎凭虚。《七月》为周公作 ,当无所疑  相似文献   
29.
浪漫主义文学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并反映在这一时期的英美文学。本文从美、英浪漫主义文学作家的作品切入,结合历史背景,探讨浪漫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30.
女性与水不仅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也有着斩不断、理还乱的精神牵系。纵横交错的各种河流滋养了中国当代女作家,她们从中汲取了灵性、神力和资源,对女性与水的关系进行新的阐释,承载着多重寓意,传递正能量的河流意象成为其小说中的亮点,水之韵、河之女、人之思融汇贯通构成一方独特的审美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