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3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85篇
教育   4611篇
科学研究   781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337篇
综合类   34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5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76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552篇
  2011年   534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382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491篇
  2006年   448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中国共产党农村党群关系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在民主革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发展。密切联系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把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保护好,自觉接受农民群众监督等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党群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2.
教师与学生群体间的文化冲突在学校最为普遍和常见,并主要表现为代际文化冲突和目标文化冲突,其实质则是文化角色冲突、文化价值冲突和文化内涵冲突。要处理好这种文化冲突,应在保留师生间建设性文化冲突的同时,积极整合两者间的对抗性冲突。  相似文献   
73.
采用面向对象分析法OOA(object-oriented analysis)对影响泉州中心市区城中村的邻里关系进行详实的社会调查和探究,通过调研试图基本了解和掌握城中村居民的信息,对邻里关系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文章通过对泉州中心市区中典型的“城中村”进行实地考察,借鉴国内外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研究,从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思考;在此基础上就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4.
对和谐社会中人际和谐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全社会人与人融洽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本文分析了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对和谐社会的认识,第二部分分析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的错误理解。  相似文献   
75.
1837-1847年为马克思早期著作时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思想体系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异化理论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以发展为主题的今天,研究异化理论与发展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异化和发展的再认识,阐述了异化和发展的辨证关系得到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6.
农村诚信是整个社会诚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三农"问题的存在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农村诚信的缺失,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就必须以自律、他律、法律为基础建立诚信建设机制,建设农村诚信,促进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增收.  相似文献   
77.
针对国内学者普遍将“实践”视作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本体论蕴涵这一研究现状,笔者经过考察认为,对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学术研究在研究方法、逻辑结构以及认识目的三个方面存有局限,通过综观原著得出结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两处论断均非本质论,前者处在人类学层次,后者处在社会学层次。  相似文献   
78.
论说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社会和谐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说服就是宣传,就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它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而知之以心,衡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之以范,鉴之以实是说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9.
实现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消极因素和腐朽成分进行批判性剥除,并植入适合当代民主政治发展的理性精神、价值理念和技术规范。“善治”理论打破了权利义务二元分张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呈现出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适应性、前瞻性和正确的导向性,契合当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以善治为目标,对传统政治文化进行整合创新,既能赋予我国政治文化以现代化、民主化内涵,又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寻求新的合法性资源。  相似文献   
80.
目的调查听障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状况,寻求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的151名学生和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的1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人际敏感和对他信任有很高的负相关;听障与否对人际敏感没有影响;专业对人际敏感有影响;男、女生在感情伤害和公共场合吃东西的感受上存在差异;聋人工学院的二年级学生人际敏感的受损程度明显小于一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