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2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252篇
教育   3884篇
科学研究   152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970篇
综合类   58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4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562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643篇
  2011年   623篇
  2010年   485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469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随机抽取陇东学院教育系278名小教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高师小教专业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师小教专业大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社会支持和学业抱负水平,但对所学专业课程兴趣不浓厚.内在学习动机不强。因此,高师小教专业大学生表现出“高学业抱负水平与低学习行为质量”相矛盾的特点。此外,教师自身以及在教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学生学习方法的不科学性均是高师小教专业大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92.
本文根据文献资料中有关影响英语听力理解因素的研究,以及作者本人就相关问题对部分高校英语教师和本科英语专业学生所做的调查结果,综述了本科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听力理解上的障碍主要来自于跨文化知识的缺乏和对目标语言掌握得不够成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以期对作者的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改革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93.
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构成要因与价值取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社会转型,因而要求社会全体成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必须主动地、有意识地提升信息素养,这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出现与发展的根本动因。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要以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体系发展为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包括全人化取向、多样化取向和主体性取向。  相似文献   
994.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同听、说、读、译训练密切相关,以此为基础,反过来又可以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读译能力。因此,加强写作教学对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很有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在互联网技术和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以"讲授为基础"的传统课堂教学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强化课堂教学互动已经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在探讨课堂教学互动动因的基础上,分析了课堂教学互动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促进高校课堂教学互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6.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也是深化改革会计制度的重要保证。文章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几个因素:企业管理者、会计理论及准则、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竞争策略、外部审计监督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为进一步分析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乡村教师的同侪关系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环境满意度,良好的同侪关系有助于促进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设。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00位乡村教师的同侪关系进行调查,使用SPSS20.0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乡村教师的同侪关系和谐度处于中上水平,同事关系比上下级关系得分高;不同性别、有无编制、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学历的乡村教师在同侪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教龄升高,教师同侪关系的得分逐渐降低;随着年龄的升高,教师同侪关系呈现倒U型趋势;随着职位的降低,教师同侪关系逐步下降;随着学历的升高,同侪关系逐步下降;民办教师比公办教师的同侪关系得分高,其中性别、编制、学校类型、学历、职位与乡村教师的同侪关系显著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学校要重视同侪之间的情感支持,积极引导教师建立积极交往的观念;合理使用领导者权力,创建有效沟通平台;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同侪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98.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IMT(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和粥样斑块进行超声检测,分析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227例受检者,男139例,女88例,年龄45~57岁(平均53.25±3.01岁).大部分受检者有多重危险因素但临床上无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并以药物治疗为主.1.记录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吸烟史及家族史.2.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测量颈总动脉、颈动脉膨大处,颈内动脉取平均IMT.3.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组,正常对照组,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4.冠心病危险因素按国际标准确定:危险因素评分范围为0~5,以危险因素评分≥2定义为危险因素聚集.结果:1.各组间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的比较 :三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血压、血糖、胆固醇、腰围水平升高,随LDL-L下降,颈动脉(IMT)加重.2.各组间心血管危险因素异常检出率比较: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高LDL-C血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颈动脉IMT加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高LDL-C血症异常检出率明显升高.3.各组心血管危险因素积分比较:根据心血管危险因素积分按等级检验进行秩和检验(H=20.16,P<0.05),并且随IMT增厚,危险因素积分逐渐升高.4.颈动脉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在双变量Spearsman相关分析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各危险因素及危险因素评分呈显著相关(P<0.05),在调整性别、年龄进行偏相关分析中,IMT与舒张压、HDL-C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BG、SBP、TC、TG、LDL-C、RFS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IMT与危险因素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07与0.219.结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严重,预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9.
针对我国实际 ,分析了高校教育机会均等的现状 ,对其发展目标进行定位 ,并探讨影响我国高校教育机会均等的若干因素 ,试图寻找一些尽可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对策 ,以使我国高等教育走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00.
论述了营养基质、温度、PH值、溶解氧、接种量等因子对虫草菌发酵生产的影响 ,并对因子的控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