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贾惜春作为《红楼梦》"十二正钗"之一,在小说中的文字相对不多,但世家小姐身份与遁人空门命运却共同构成其独特的研究魅力。近三十年对惜春的研究明显增多,文章从身世、性格、命运悲剧等角度,逐一对众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32.
巴文化研究活动的开展前后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0年~1949年),此阶段里由于考古发现资料很少,故研究者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学方面着手研究,老一辈史学大师吴致华、顾颉刚、徐中舒、董作宾、童书业、卫聚贤等对巴、蜀民族的由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了“巴蜀文化”这一概念,这是巴蜀文化研究的第一个高潮;第二阶段(1950年~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开展了一些调查和发掘工作,据广元宝轮院、巴县冬笋坝、涪陵小田溪几处战国时期墓葬的发掘资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专家们提出了“巴文化”概念,进而认为这些战国时期的墓葬资料当属于“晚期巴文化遗存”.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三峡东部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时期人类居住遗址,对其文化性质,专家们分析认为应属于“早期巴文化遗存”.出版了一批具有影响的研究著作和研究论文,此乃巴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高潮;第三阶段(1980年~2010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发掘出了大批巴人遗址和墓群,对巴文化起源由过去判断是在夏商时期的认识又向前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建立起了一批巴文化学术研究组织,举办了多次巴文化研究学术活动,创办了一些巴文化研究刊物,这一时期为巴文化学术研究活动的最高峰.文章对巴文化研究活动兴起与深入前后80余年研究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概述.  相似文献   
33.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serials cataloging staff at Texas A&M University Libraries following a decision to move materials to an off-site storage facility. The process of cataloging review developed by serials cataloging staff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is described in detail. More specifically, the process that deals with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ollections for off-site storage, with emphasis on the unique problems created by serials that have been cataloged under pre–Anglo-American Cataloguing Rules, Second Edition (AACR2) rules is described.  相似文献   
34.
计算机会计应该向管理型会计软件的方向发展, 只有这样, 会计电算化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决策服务, 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35.
为提高社会服务的效率和效能,高职院校有必要密切关注"顶天立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这三个方面,以促进科技创新与应用,满足服务对象现实需要,推动社会服务各要素长远发展。密切关注并在这三个方面认真实践,有助于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6.
巴文化研究活动的开展前后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0年~1949年),此阶段由于考古发现资料很少,故研究者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学方面着手研究,老一辈的史学大师吴致华、顾颉刚、徐中舒、董作宾、童书业、卫聚贤等对巴、蜀民族的由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了“巴蜀文化”这一概念,这是巴蜀文化研究的第一个高潮;第二阶段(1950年~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开展了一些调查和发掘工作,据广元宝轮院、巴县冬笋坝、涪陵小田溪几处战国时期墓葬的发掘资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专家们提出了“巴文化”概念,进而认为这些战国时期的墓葬资料当属“晚期巴文化遗存”,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三峡东部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时期人类居住遗址,对其文化性质,专家们分析认为应属“早期巴文化遗存”,出版了一批具有影响的研究著作和研究论文,此乃巴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高潮;第三阶段(1980年~2010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发掘出了大批巴人遗址和墓群,对巴文化起源由过去判断是在夏商时期的认识又向前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建立起了一批巴文化学术研究的组织,举办了多次巴文化研究的学术活动,创办了一些巴文化研究刊物,这一时期为巴文化学术研究活动的最高峰。文章对巴文化研究活动兴起与深入前后80余年研究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概况。  相似文献   
37.
2008年新课程下的高考在广东、宁夏、海南、山东、江苏等省实施。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师生对2008年新课程高考总体上予以积极肯定,对高考新方案中的诸多新做法表示赞同。同时,其中可能影响高考公平性的因素是师生担忧的重要问题。学习科目过多的压力、对创新能力培养和考查的要求、教材版本多样化后试题难度的评价不一、试题背景材料选择的城市化倾向、综合能力测试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科目设置等,引起师生广泛关注,成为新课程高考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公平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在于维护和延续社会有机体的生命力.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实现收入转移,对低收入者或无收入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减少社会成员的风险,起到社会稳定器和安全网的作用.毛泽东、邓小平和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公平思想的同时强调了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必须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9.
中国对高句丽民族与历史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尤其是近十年,随着高句丽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问题日益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该领域在研究机构、人数、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此,对近十年来中国高句丽研究史的回顾与总结,将会为这一领域的研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文章按照研究高句丽历史问题的不同角度编辑整理了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并深入探讨了我国在高句丽历史问题研究中已经取得的进展和尚存的不足。  相似文献   
40.
从对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机理、影响因素、研究视角以及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差异性四个方面,尝试对该领域研究最新动态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论述,并尝试构建一条以"研发互动—成果传递—内部吸收"为主线的循环技术溢出模型,据此分析已有研究的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工作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