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9篇
教育   342篇
科学研究   17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中国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从未像最近20年来如此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对于综合性学术期刊该走向何方,学界及期刊界同仁意见纷呈,各执一词。唯有贴近并尊重学术期刊自身发展特点及规律,着眼于世界学术期刊发展大势之下的建设性改革意见,才有助于学术期刊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健康发展,也才有助于推动我国学术研究朝健康、良性的方向前行。在网刊的发展及其转型升级过程中,域出版理念的提出及实施高屋建瓴。但是,在其整个推进过程中也呈现出夹缝性存在的特征。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学术公益性之间的根本性冲突将域出版扼杀于摇篮中。基于此,网刊的转型升级成为所有期刊人必须面对且深入思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2.
图书复权是一种图书再次出版过程中再次许可使用著作权或专有出版权的特殊法律行为和现象。明确图书复权前的著作权、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主体构成与权利构成状况是确保图书复权合法实施的前提。目前应探索建立并采用局部直接复权、网上直接复权、直接复权要约、集体间接复权等复权模式。按需出版方式更适合作为复权图书出版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83.
当前,出版专业教育存在人才培养与行业实践相脱离的弊端。应根据出版业的发展需要,从四个方面改革编辑出版专业教育:完善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编辑出版课程体系;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实行校企合作办学。  相似文献   
184.
开设出版发行营销专业,是出版产业化转制的需要,是适应国家出版人才培养规划要求和弥补出版高等教育相对落后状况的需要,是出版发行营销人员职业化与专业化的需要,是湖南省出版业进一步深化改革,谋求更大发展的需要.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将现有的出版与发行专业改造为出版发行营销专业,有良好的专业学科基础,有充足的生源,有广大的就业市场,完全具备办学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85.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进一步融合,这给出版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因为国外大出版集团的抢占市场使出版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出版社要加大力度转变经营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人才、资金、经营的优化组合,最终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6.
德国的职业教育被认为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但是人们对于德国职业教育的了解并不全面。本文以德国出版业的职业教育为例,介绍德国职业教育的理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87.
中国古代编辑出版的美学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编辑活动至少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上下几千年,中国古代编辑出版的成就灿烂辉煌。编辑加工是中国古代编辑活动的核心内容,编辑加工的艺术水平体现了中国古代编辑出版艺术成就。这种艺术成就是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辑主体美学追求的结晶。中国古代编辑主体的美学追求首先是对主体自由本质的追求与确证,具体内容表现为求真、示美和达善。编辑主体的审美自觉是受众进入编辑主体的视野,并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88.
Objective:We sought to determine how many abstracts presented at the 2012 and 2014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MLA) annual conferences were later published as full-text journal articles and which features of the abstract and first author influence the likelihood of future publication. To do so, we replicated a previous study on MLA conference abstracts presented in 2002 and 2003. The secondary objective was to compare the publication rates between the prior and current study.Methods:Presentations and posters delivered at the 2012 and 2014 MLA meetings were coded to identif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ublication. Postconference publication of abstracts as journal articles was determined using a literature search and survey sent to first authors. Chi-squared tests were used to assess differences in the publication rate,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abstract factors on publication.Results:The combined publication rate for the 2012 and 2014 meetings was 21.8% (137/628 abstracts), which i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ecrease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rate for 2002 and 2003 (27.6%, 122/442 abstracts). The odds that an abstract would later be published as a journal article increased if the abstract was multi-institutional or if it was research, specifically surveys or mixed methods research.Conclusions:The lower publication rate of MLA conference abstracts may be due to an increased number of program or nonresearch abstracts that were accepted or a more competitive peer review process for journals. MLA could increase the publication rate by encouraging and enabling multi-institutional research projects among its members.  相似文献   
189.
潘伟 《编辑学报》2008,20(2):166-167
通过对国际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和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稿约的解读,指出不同语种科技期刊稿件互荐刊登弊大于利,并与《编辑学报}2007年第6斯发表的《不同语种科技期刊稿件互荐刊登的意义及方法》一文的作者商榷。强调应按照国际惯例,允许作者以不同语种向不同期刊投稿,但不提倡、不鼓励、更不向其他期刊推荐发表论文。  相似文献   
190.
通过计量指标分析发现操纵期刊评价结果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峥 《编辑学报》2016,28(6):608-611
科学计量指标可以客观反映期刊的质量和影响,是期刊评价和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其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前提是学术期刊坚守出版诚信,尊重知识的原始分布状态和传播过程.一些期刊采取人为调整指标的方式,企图操纵期刊的评价结果.这样的行为可以通过对科学计量指标的分析发现.本文通过对“引导作者增加不必要引用”、“互引”、“在影响因子时间窗口内外调节自引”等行为进行剖析发现:结合使用不同指标能更加客观科学地评估学术期刊的全面情况,操纵指标的行为很容易就被识破和曝光,因此学术期刊办刊人要坚守诚信底线,拒绝尝试弄虚作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