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91篇
科学研究   20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4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21.
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权利之间的冲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隐私权与知情权就是一对对立的权利,人们一方面要求知道自己应当知悉的一切,另一方面又不愿公开自己的私人信息,于是隐私权与知情权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因此,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冲突,是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应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2.
论公共场所的个人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私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拥有的个人利益。隐私权的保护也是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而公共场所的隐私及其保护就成为一个更为敏感和更具有争议的问题。然而,众多的隐私侵权和隐私纠纷已经使公共场所的隐私保护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法律问题,同时也成为我国民法人格权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必须确立在公共场所中保护个人隐私权的原则,努力做到不因开放性排斥个人隐私空间;不因共享性排斥个人隐私利益;不因秩序性排斥个人隐私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3.
黑客行为与个人计算机数据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客行为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已对个人计算机数据隐私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它破坏个人通信的安全性、个人数据资料的安全和个人生活的安宁。对黑客行为,除用刑法和行政法调整外,也应受民法调整,以侵权行为定性为宜。建议制定一部综合性的数据保护法。  相似文献   
124.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世界各国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基本模式。最后提出我国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制度设计,应借鉴欧、美等国经验,以国家制定法律的他律与网络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保护网络隐私权。  相似文献   
125.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不为他人知悉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侵扰干涉的一种独立人格权。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个人隐私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国际人权运动蓬勃发展,加强隐私权立法及司法保护,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而我国隐私权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采取的是间接、分散的立法方式,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隐私权保护理论体系。因此,建立健全我国的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6.
论我国网络隐私权现状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目前我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国外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基本立法模式,提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7.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民办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各级民办教育规模迅速增长。但是,目前民办学校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矛盾,这些矛盾主要有公私立学校生源矛盾、学校效益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校本管理与社会体制的矛盾等。这些矛盾成为制约民办学校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8.
Matters of data privacy related to social media are increasingly relevant for educators as happenings such as the 2018 Cambridge Analytica scandal have attracted public attention. Many educators use social media for professional purposes, including with their students and should, therefore, be knowledgeable regarding data privacy issues that impact education.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is issue from an interpretive paradigm based on a mixed-methods approach derived from survey data from an international sample of 148 pre-service teachers who were studying education courses at three universities. Data suggest that pre-service teachers see both educational and distracting potential in social media, but lack knowledge regarding releva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which reflects trends in the broader population. Attitudes toward educational social media use were not correlated with awareness of data privacy policies. However, comfort with companies’ use of personal and student data and faith in governments’ capacity to regulate social media companies were correlated. We discuss our findings in relation to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and related data privacy considerations and the need for data literacy trai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We include recommendations in light of the findings.  相似文献   
129.
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享受着网络方便同时也承受着网络隐私权受到侵害所带来的苦恼。鉴于国家法制的缺失、网络行业自律的不善以及网络用户个人保护意识不强等成为滋生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的温床,必须积极应对,探索出规制性与自律性措施良好契合的系统化保护策略,以在当今网络行业高速发展环境下更为有效地维护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0.
文章简要介绍了隐私的内容、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和方式,分析了图书馆在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过程中潜藏的用户隐私被侵犯的风险,并从法律、软件技术、馆员、用户四个方面提出防止用户隐私被侵犯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