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599篇
科学研究   8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34篇
信息传播   8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连贯是语篇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在会话语篇中,它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原则,会话语篇中的连贯可以被分成两种:命题内容连贯和语境效果连贯。由于会话连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所以如何使会话连贯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12.
李琛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5):39-42,38
关联翻译理论对于评价和分析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将从对比《春晓》原文本以及译文本传递交际线索的角度来探讨在关联翻译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直接翻译思想在衡量和分析诗歌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3.
关联翻译理论提出:首先,翻译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包含三个交际者的双重明示——推理过程;其次,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再者,翻译是语言的一种解释性使用。该理论优点众多,其证伪了不可译性原则,且成功地解决了困扰翻译问题的归化、异化之争。  相似文献   
114.
名词化现象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但对名词化现象已有的研究很少涉及认知层面的探讨。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心理认知过程.交际的核心是寻求最佳关联进而推出交际者的交际意图。试图根据关联理论从最佳关联和认知语境两方面分析名词化语言的使用和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15.
关联理论认为支配交际的原则为最佳关联,在交际过程中听话人倾向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佳语境效果,从信息加工论来看就是人们倾向于在长期记忆系统中以最小的努力找到与外界信息的最佳对应。从信息加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角度剖析关联理论交际观的认知操作过程,并以此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16.
在言语幽默的研究中,对幽默理解过程的探究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听话人对幽默很好的理解才是幽默这一特殊交际方式成功的关键。将Sperber&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RT)和Fauconni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CIT)相结合,利用二者的互补性,在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下,对英语幽默话语进行认知语用方面的解读。并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言语幽默为分析实例,以期在RT和CIT互补的视角下,对言语幽默解读的心理机制做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7.
品牌延伸是一场高风险的盛宴,它对企业来说既有其独特魅力的一面,又对企业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但是有些企业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任意地进行品牌延伸,对企业原有支柱品牌都造成了损害。对企业如何正确地进行品牌延伸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8.
关联理论以关联性、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为核心,揭示出阅读理解的明示一推理过程。根据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把握语境,建立最佳关联,整体理解文章,实现阅读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19.
在刑事诉讼的活动过程中,侦诉机关采用不适当的手段收集证据会严重导致刑事错案的发生,而错案的形成原因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防止错案发生的关键在于强化证据规则的地位,多方面地共同努力才会有效地减少刑事错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0.
隐喻是人类语言最重要的表达手段之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中医术语里也出现了大量的隐喻。由于中医隐喻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其翻译存在着不少的障碍,而关联翻译理论是扫除这些障碍的有效的指导理论。根据中医隐喻的分类,Gutt的关联翻译理论里面的"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思想可以直接运用到中医隐喻的翻译中,使译文与读者的期盼相吻合,达到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