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72篇
  免费   851篇
  国内免费   231篇
教育   8434篇
科学研究   383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652篇
综合类   501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291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499篇
  2019年   450篇
  2018年   343篇
  2017年   374篇
  2016年   486篇
  2015年   407篇
  2014年   740篇
  2013年   1231篇
  2012年   1153篇
  2011年   1164篇
  2010年   791篇
  2009年   733篇
  2008年   916篇
  2007年   1043篇
  2006年   1018篇
  2005年   904篇
  2004年   831篇
  2003年   720篇
  2002年   565篇
  2001年   459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8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科学计量学领域科学合作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中的合作关系日益成为影响科学生产能力发挥的巨大力量,对科学合作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对科学计量学领域科学合作的研究文献做出相关综述,从科学计量学的观点对科学合作研究状况加以梳理,以期发现科学合作现象的规律,为提高科学研究绩效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912.
为客观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中的领先优势和存在的短板,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从科技创新的基础、环境、主体、人才、投入和产出等关键要素入手,通过人口、经济、企业注册、专利、论文等多源数据对比,研究粤港澳大湾区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分析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势头强劲、增速明显,拥有在科技创新方面比肩甚至赶超世界一流湾区的巨大潜力,但同时也发现其中科技创新主体、人才、投入、产出等关键创新要素方面的短板愈发凸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障碍。对此,建议从推动协同创新、夯实人才基础、加强研发投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  相似文献   
9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充分利用中科院相关研究所的优质资源,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全方位创新,积极创办科技英才班,在组织管理、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新探索,为促进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和平台。  相似文献   
914.
兰州大学理科基地生物学野外实习中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在进行生物学实践性教学的同时,注重将生物知识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多重体验,从而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文章着重介绍了兰州大学理科基地在生物学野外实习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策略,为生物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915.
Students negotiate their masculine and feminine identities as studen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and computer users as they participate in specialist ICT courses and in other areas of their lives. As they negotiate these roles, they are established in relations of power and authority with the technology and with each other. Case study research relating to students’ experiences in specialist computer courses in a New Zealand secondary school reveals a complex and dynamic picture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subjectivity. In constructing their personal identities as computer users, males and females experience the regulatory forces of gender relation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resisting stereotypes. Students make conscious and pragmatic decisions to pursue particular computing courses and paths as they balance their options in the realisation of their possible selves as computer users and adults in the world of work. These decisions signify regulation by and resistance to gendered power relations.  相似文献   
916.
生活单元学习.问题解决时期的日本理科课程的特点表明,形式上矛盾源于引进与继承,实质上是两种文化在教育理念上的碰撞。系统.探究的理科时期,形式上矛盾源于照搬和本土化,实质上是学术化与实用技能训练在教育理念上的碰撞……虽然国情不同、历史背景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差异看似很大,但中日两国理科课程的变迁确有相似之处。研究日本高中理科课程所处的时代背景、目标、结构与内容,分析其课程地位的变化,了解其现行课程的构成特点以及课程变迁的具体过程,目的在于以此重新思考中国课程变革的历史,以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相似文献   
917.
日本新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与理科课程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新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高中阶段的理科课程设置结构、课程类型、修业方式均出现了新的变化,不仅新设了科学与人类生活和理科课题研究两门综合性的课程,而且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各科课程的目标、内容构成以及学习方式也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发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18.
清末社会,随着立宪思想的日益兴起,法政知识与法政人才成为社会亟需而倍受重视,法政教育也应时兴起。本文主要考述在清末立宪的社会思潮之下,地处西北边远的甘肃地区法政教育的发轫。  相似文献   
919.
法律术语词的通俗化是汉语词汇系统中词义发展演变的一种重要方式。对法律术语词通俗化的两种主要途经——隐喻式通俗化和引申式通俗化分别进行举例分析,明晰其通俗化的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的特点,探讨促使法律术语词发生通俗化变化的内、外动因。  相似文献   
920.
The Science Teachers Learning from Lesson Analysis (STeLLA) project is a videobased analysis‐of‐practice PD program aimed at improving teacher and student learning at the upper elementary level. The PD program developed and utilized two “lenses,” a Science Content Storyline Lens and a Student Thinking Lens, to help teachers analyze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to improve teaching practices in this year‐long program. Participants included 48 teachers (n = 32 experimental, n = 16 control) and 1,490 students. The STeLLA program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eachers' science content knowledge and their ability to analyze science teaching. Notably, the STeLLA teachers further increased their classroom use of science teaching strategies associated with both lenses while their students increased their science content knowledge. Multi‐level HLM analyses linked higher average gains in student learning with teachers' science content knowledge, teacher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bout student thinking, and teaching practices aimed at improving the coherence of the science content storyline.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science content storyline in the STeLLA program and discusses its potential significance in science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re broadly. © 2011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Res Sci Teach 48: 117–148, 2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