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0篇
教育   2396篇
科学研究   41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11篇
综合类   190篇
信息传播   45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首先分析了传统信息检索技术存在的语义匮乏的缺点,然后对语义检索的基本原理、本体知识、语义信息系统四个关键模块进行了说明,给出一种新的本体构建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本体信息检索系统的体系框架,并且描述了系统原型的设计思想和检索流程,最后通过一个试验系统平台对系统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和传统检索系统的对比中,本系统具有扩充检索词的内涵和外延的强大功能,极大提高了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等性能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52.
由于信息资源缺少统一的语义描述,直接基于关键词的传统信息搜集方式使得用户难以高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所以这种信息搜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在语义层次上的需求.知识本体(the ontology)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形式化规范说明,能够以一种明确的、形式化的方式来表示领域知识,提高异构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促进知识共享,由于本体具有良好的概念层次结构和对逻辑推理的支持,所以两者的结合是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信息搜集的现状及其所面对的挑战的介绍,结合语义网中本体的具体特点,以计算机课程资源为应用的切入点,较详细地阐述了如何利用本体方法实现知识的组织,并且对组织后的知识结构进行有效的访问.  相似文献   
53.
对等句和等式句是语义学中一组很重要的句型 ,它们具有形似神异的特征。形似是从表层结构即形式相似而言的 ,神异则是从深层结构即语法语义分析其不同的本质  相似文献   
54.
“给予”动词的语义和语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予动词语义上要求携带三个强制性语义成分,不同语域的动词对强制性语义成分在生命度、空间度、动词主体成分与与体成分之间的定向控制关系上有不同要求。不同动词的强制性语义成分映现为句法成分时有完全映现和不完全映现两种映现方式,句式的不同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给予动词的强制性语义成分在省略、移位、变换等语用变化上也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55.
逻辑语义关系是指由某种表层逻辑结构显现,并通过语言表达而附加出来的意义关系。原文表层逻辑结构和深层逻辑语义的不一致是造成翻译中逻辑转换失误的重要原因。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仔细分析原文内在的逻辑语义关系,再用符合译入语习惯的逻辑形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56.
变异修辞拉大了辞面和辞里的距离,创造了广阔的语义空间,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受话人在进行解码时,必须根据辞面运用联想才能揭示出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以几种类型的定中短语为对象 ,分析研究了在语义组合上 ,修辞手段与语法手段的区别 ,指出 ,语法关系与语义关系的不对应 ,是现代汉语的特点 ,在分析语法结构时 ,如果不认识或者忽略这个特点 ,片面地从语法关系的角度去考察语义关系 ,就会作出不符合语言运用实际的分析。本文着重分析了形容词做定语的 ,具有语法关系与语义关系不对应特征的定中短语 ,对其类型、语义组合方式、构成条件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8.
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词语的交际 ,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非语言行为形式众多 ,内容丰富 ,地域性强 ,民族文化背景制约着非语言行为的内涵。非语言行为既有先天本能性 ,又有后天习得性 ;既有自觉性 ,又有不自觉性 ;既有确切含义的 ,也有示意模糊的 ;既有语境敏感性、多义性 ,又有同义性和反义性。  相似文献   
59.
毕亚玲 《海外英语》2011,(9):353+355
语义模糊是人类自然语言系统的客观属性,从认知角度对语义模糊进行探究为二语习得带来新启示。英语专业泛读课文本篇幅较长、生词量庞大,对教师教学和学生阅读理解均提出挑战。该文讨论了语义模糊理论在泛读课文本欣赏和词汇处理方面的运用,为改进泛读课的教学模式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0.
在殷墟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了基本方位词,从造字构型角度而言可看出先民已有空间概念及把握空间方位、认识世界的能力;从构词角度上可以看出方位词在当时的语法功能及其表达形式。这两者共同体现出殷商社会时期人们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及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