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28篇
  免费   461篇
  国内免费   280篇
教育   7884篇
科学研究   2864篇
各国文化   57篇
体育   1005篇
综合类   711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43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388篇
  2020年   439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349篇
  2016年   414篇
  2015年   423篇
  2014年   667篇
  2013年   1060篇
  2012年   983篇
  2011年   1105篇
  2010年   912篇
  2009年   883篇
  2008年   901篇
  2007年   958篇
  2006年   1026篇
  2005年   893篇
  2004年   718篇
  2003年   522篇
  2002年   438篇
  2001年   382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近五年高校健美操教学科研现状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爱民 《体育科技》2005,26(3):76-78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000~2004年国内公开发表的291篇我国高校健美操教学科研论文的数量、内容、方法,作者职称及学历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科研论文数量较多,呈平稳上升趋势;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方面,心理、音乐、表现力、多媒体、竞赛方面论文较少;研究方法以文献资料法为主;健美操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52.
小康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总结了进入小康社会以来我国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体育在发展战略上要以人为本,走绿色体育之路;在发展目标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体育需求;在发展模式上实现从局部赶超型向全面发展型转变.  相似文献   
53.
黄晓鹏  廉立军 《现代情报》2005,25(11):132-133,136
高校科研信息保障体系是高校科研辅助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教学人员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对其构成等方面进行研究,以确保科研信息保障体系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54.
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高职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以理论上对高职教育中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5.
结合作者多年来在图书馆阅览室工作的实践及相关资料,对阅览室期刊的订购、借阅及收藏等工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6.
中国科技论文综合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庞景安 《情报学报》2002,21(2):226-231
文章简要介绍中国科技论文综合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包括 :系统目标与功能 ,系统数据组织与控制 ,系统数据流运行框图 ,系统决策支持服务体系以及系统应用发展前景等  相似文献   
57.
体育科技期刊承担着传播与传递体育科技信息的重要功能 ,期刊水平和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编辑人员的素质、创新意识。而具备了创新意识 ,就会在策划选题、组稿、编辑、出版等突出创新 ,编辑出来的刊物才有思想性、可读性 ,才有价值。因此 ,作为体育科技期刊的编辑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58.
杨世高  慕容冰 《编辑学报》2002,14(5):367-369
介绍《热带地理》开辟"争鸣园地"栏目的背景和指导思想,以及编辑在引导学术争鸣持续开展,扩大刊物知名度方面的做法、收获和体会.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我国期刊与国际期刊发展水平的差距、国际期刊发展趋势的分析,思考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0.
马克思主义美学应该是科学,也是意识形态.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注重美学的科学性,而忽略它的意识形态性;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则注重美学的批判和否定的功能,实际上即意识形态功能,而忽略它的科学性.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学科建设上做出了贡献,但具有“学院化“的倾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但没有找到真正的哲学根基和逻辑归宿,作为一门科学没有形成整体的理论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