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教育   63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在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出现了许多流派,这些流派的出现与发展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其中有些流派至今对现代心理学及其分支学科仍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文章仅对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流派对当今运动心理学的影响做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现行教学模式的弊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指导E-learning系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理论,分析了建构E-learning系统的教学环境,并具体指出研究型学习模式、案例研习模式、发现式学习模式、资源型学习模式、协作式学习模式、虚拟教学模式等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E-learning系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J.多拉德和N.米勒是赫尔派新行为主义的重要代表。在严格坚持赫尔新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上,巧妙整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概念与观点,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心理治疗体系。在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两者之间几乎难以找到共同的理论支点和沟通对话的共同语汇而彼此嫌恶、互不买账时,多拉德和米勒却让我们看到了彼此对话和沟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对西方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赫尔和斯金纳在内驱力强化等有关动机问题上存在的分歧进行对比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行为主义视角下,用斯金纳的强化论来解释迷信形成的心理和行为机制,针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迷信心理和行为,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强调心理学应注重对迷信心理和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传统数学教学理论作理性思考,通过对“应试教育”、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理论的审视和反思,以建构主义基本理念、数学观、学习观、教学观等理论为指导,探讨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体系构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创新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世界上各国反垄断法主要有两种规制方法:结构主义的规制方法与行为主义的规制方法,行为主义规制方法已经成为各国反垄断法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的主流和发展趋势。文章从美日等国反垄断法规制方法的变化潮流,结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我国反垄断法规制方法的选择:一方面,可采结构主义规制方法侧重于打破行政垄断;另一方面,可采行为主义规制方法用于打破市场垄断。  相似文献   
8.
在人性问题上,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他们各自依其对人性的理解,演绎出两种截然迥异的教育理论-“内发说”与“外铄说”。在人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上,行为主义主张,人只是环境和刺激的被动承受者,人的行为只是环境的特殊产物,具有很强的被规定性。认知主义认为,人是在与环境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构建起自身的认知结构,促使人认知发展的。人本主义依其对人的独特理解,更加重视人的意识所具有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试析三种心理辅导理论的人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认识和理解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不同的心理辅导理论,对人的认识和理解有所不同,并形成各自不同的人性观,指导和影响各自的辅导过程。现分别探讨行为学派、心理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对人性的不同看法,以求较直观地比较三种心理辅导理论的不同人性观。  相似文献   
10.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与人本主义关于理解的认识不尽相同。巴甫洛夫与认知主义侧重于将“物”或“知识”作为理解的对象,主体已有的经验、知识与外界的“物”与“知识”发生关联,理解就会发生;而人本主义侧重于探讨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人与人之间能够做到相互尊重、移情思考、让双方均体验到平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就会发生。心理学根据理解对象不同,给出不同理解类型的划分,体现了关于理解研究的广泛性。而根据理解深度不同,探讨不同的理解类型,体现了理解研究的深刻性。心理学关于理解给出的事实性或解释性的理论,对教学具有重要启导意义,但心理学给出的只是关于理解的理论性解释,并不是处方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