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骋 《青年记者》2004,(7):57-57
《大动迁》是上海电视台于1993年夏至1994年初拍摄的一部关于上海成都路高架桥建设前搬迁户安置的纪录片。该片真实地记录了搬迁户当时的困境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全篇自始至终都围绕着搬迁户在搬迁中的矛盾心理——服从建设需要——安置新生活来拍摄,制作者挑选了6户人家(其中两家个体户)在这次搬迁中的实际状况作为主线,大量运用同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责 ,然而记者在进行舆论监督的采访时往往因为掌握不好分寸和采访对象的回避而达不到采访的目的。如何把握舆论监督采访中的度是成功的关键。本文将舆论监督采访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 ,分别探讨在这两种方式中如何去把握采访的度。除此之外 ,文中还谈到记者在采访中应该重视细节的处理以及遵守职业道德两个方面 ,认为不重视细节是现今舆论监督失度 ,造成差错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遵守职业道德是进行舆论监督采访的前提和适度的根本保证。做好这四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全面把握舆论监督采访中的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酝酿组建党组织的时期就非常重视宣传工作。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对党的宣传工作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出现“党管党报”思想的萌芽。《时事简报》是党在红军初创时期主要的新闻宣传阵地。1941年6月20日颁布的《中宣部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是党首次系统完整阐述党的宣传政策的文献。  相似文献   
4.
我们生活的时代,变化最快最丰富的是经济生活,人们急于掌握变动的经济信息以应对自己的生活,经济新闻也随之成为媒体竞相关注的热点,特别是纸质媒体,因为自身擅长深度报道的优势与经济领域事件专业性太强需要解释的特点相契合,尤其关注经济新闻的报道.地方各级党报、晚报、都市报三大报业市场的生力军自然也将经济新闻作为日常新闻采编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6.
丁骋  陈然 《新闻通讯》2011,(11):26-27
广西卫视因其具有地缘性和跨国覆盖的优势.承担着面向东盟对外新闻报道的重任。广西卫视面向东盟的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一种力图超越不同文化差异与障碍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7.
新闻的跨文化传播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骋  陈然 《传媒观察》2011,(11):26-27
广西卫视因其具有地缘性和跨国覆盖的优势,承担着面向东盟对外新闻报道的重任。广西卫视面向东盟的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一种力图超越不同文化差异与障碍的跨文化传播。广西卫视的中国——东盟新闻报道路径分析自2006年年底以来,广西卫视的播出频道定位为"东盟的、民族的、时尚的",全面强化广西卫  相似文献   
8.
丁骋 《考试周刊》2007,(30):151-152
图片因其本身所特有的视觉冲击力,越来越受到媒介从业人员和受众的欢迎,图片新闻报道更是近年来平面媒介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本文从一张有代表性的图片入手,谈图片新闻的所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正是这种人文关怀才打动了受众,使得图片新闻在现代新闻报道中占有一席之地。一张好的新闻图片必然具有一个好的主题,培养这种在生活中选择好主题,继而通过图片表达强有力的人文关怀是对现代记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丁骋  张威 《中国编辑》2022,(2):45-50
当下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失德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势在必行.人人都生活在制度场景中,新闻工作者也是如此.制度伦理是通过加强治理主体、制度和伦理主体三者的伦理建设,实现道德建设的软硬结合,从而可以为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提供新视角.从治理主体来看,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须将"党管媒体"的新闻体制制...  相似文献   
10.
丁骋 《考试周刊》2009,(20):19-20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母语文化教育在大学阶段的继续,担负着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重任。处于信息时代环境之下,大学生对媒介的依赖程度趋高,媒介信息以及媒介文化深刻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缺乏媒介素养可能造成价值观的紊乱,并进而影响其人文素质,所以适当地在大学语文课堂引入媒介素养教育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大学语文教学,将帮助学生从认识媒介开始,提高分析、评判文化的能力,并进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对媒介社会的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