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体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政府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中国体育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政府角色.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论,结合文献研究、深入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通过分析中国体育体制的现状及政府角色失衡等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探讨未来政府角色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摘要:为探讨“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的理论体系,在国家、社会和市场的分析视角下,以“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的理论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法和文献法进行研究,认为:1)全民健身的理论框架是政府角色从管理者过渡到治理者,充分利用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在国家政策的约束下,充分调动体育社会组织构筑的社会网络的积极性,发挥体育产业网络的行业组织带头作用,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差异化需求;2)全民健身工作的理论思路是支持体育设施的长效发展、减少社会阶层阻隔,整合现有的体育协会或社会组织,构建体育产业的创新体系,既要完成“传统体育产业+互联网”的转型,又要支持“互联网+体育”新兴产业的发展;3)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健康中国的总体目标是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体育参与度的提高和参与权利的均等化、体育专业化社工的建设,人们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目的是揭示社会分层与足球发展的逻辑关系,对足球发展的历史和跨国经验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结合已有的实证研究成果,得出结论:社会分层制约足球发展,中产阶级的数量和生活方式影响足球消费者的扩大,工人阶级的数量和生活方式影响职业运动员的扩大,行业和社区组织制约足球职业化.因此,创新城市社区管理、变革行业组织管理、培育商业组织是中国足球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源于对中国篮球的现实关注以及理论解释的反思,从社会分层视角探讨中国篮球发展的相关问题,篮球成败的认识标准不统一,体制、英雄、文化的解释都有可取之处,但相比之下社会分层的解释较为客观。中国篮球看似成功的关键是它虽然失去工人阶层的支撑,但农民阶层的延续保存了活力,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应该切实抓好社区的篮球文化参与者、尊重行业协会自律的市场投资者和关注中产阶级阶层崛起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15.
以问卷调查方法为主,结合个案深度访谈和实地考察研究,选取沈阳市20-60岁的市民为研究对象,根据每区人口在沈阳市中心5区按比例合理抽取1000个样本,采用相关和偏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得出结论:与其他休闲活动类型相比,参加大众体育可以扩大社会网络的网络规模、增强关系强度和加深紧密度。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住宅小区体育设施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北京市住宅小区体育场地设施现状(1)近十年来社区体育设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人均面积为每万人919.35m2,即人均0.092m2,和1994年的人均社区体育设施面积(0.007m2)相比有了改善。(2)房地产开发客观上推动了社区体育设施的发展:①随着人们对健身娱乐的热衷和国家大众体育的开展,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开始出现,但是和其它文化设施建设相比,无论从质量或数量上都差距甚大。零星的体育场馆只是作为“有文化品味”的开发商的一种“恩赐”。人们在这类住宅小区中能享受到体育设施,可以作为一种住房“消费荣誉”而炫耀。②靠近城市中心区的住宅小区,由…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体育体制的“认受性”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试图运用社会学的"认受性"概念,建构一个分析类型化的框架,探讨中国体育体制的"认受性"变迁逻辑,探讨可能的体制创新.建国初期,体育体制面临攘外安内的社会环境,军事化色彩的全民体育体制,政治认受性和社会认受性较高;文化大革命时期,尤其是体育脱离世界奥林匹克大家庭,政治认受性削弱,"以劳代体"的群众体育使得体育的社会认受性降低;改革开放初期,在全球化的话语下,体育体制的政治认受性赋予新的意义,竞技体育成为中国登上国际舞台、向世界展示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重要手段,并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整个体育体制倚重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1995年前后,体育执政者还要重建社会认受性,全民健身计划启动,同时,面对追求经济增长的快速发展期,体育产业化势在必行,体育执政者的经济认受性初显;21世纪,单方面追求经济发展的全球危机出现,中国发展模式必须转向以建设"和谐社会"为最终目标的科学发展模式,执政党的认受性追求已经从"经济发展"转向"社会发展",增强人民体质必将成为体育体制的根本目标,扩大体育参与,才能更好地发展竞技体育.因此,如果坚持以单方面追求金牌为目标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必然背离中央的"和谐发展"要求,违背增强体质的人民需求,政治认受性和社会认受性出现危机.此外,宏观的经济体制改革环境要求体育行业必须完成从行政指令、行政干预方式的体育经济发展模式,转向现代化的体育运营机制,促进体育资源整合、提高使用效率、拓宽体育投资渠道,如果体育体制坚持财政拨款,政府大把花钱,经济认受性遭到挑战.因此,体育体制改革必须应时政治、经济和社会认受性危机,及时做出适应性转变.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住宅小区体育设施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了解北京市住宅小区体育设施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测量等研究方法,得出北京市住宅小区的体育设施现状,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就体育设施建设和发展方面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体育赛事的功能理论演变来探讨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理论逻辑关系,即从竞技、休闲的社会功能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功能。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和行动主体条件下,体育赛事推动城市发展的功能和效果有差异。本文以2010年举办的广州亚运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资料分析,来讨论亚运会推动广州从硬实力到软环境发生的变化,推动城市发展理念、经济发展方式、城市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和公民意识的勃兴,形成广州亚运会“办赛事,办城市”的“广州经验”。  相似文献   
20.
于永慧 《体育与科学》2013,(1):42-45,33
本研究目的是运用经济社会学的组织新制度主义学派分析中国足球职业化的起源、演变和面临的突出问题,探讨可能的职业体育制度改革的动力和路径。方法论上"结构与行动"相结合,具体以文献资料法为主,对足球的相关史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从足球案例演绎到中国职业体育改革的路径。主要发现:一是组织新制度主义学派关于足球职业化的起源和演变都具有良好的解释力。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之下,足球职业化的起源与演变是在面临中国大环境行业组织改革的强制趋同性所致,足球联赛的制度安排既有国际职业体育组织的模仿趋同,也符合球迷和民众观赏需求或认可的社会合法性使然。但是,由于职业体育行业特定的社会网络锁定和行动主体缺乏"职业认知",使得足球的职业化改革举步维艰。二是中国足球案例,乃至中国职业体育的特殊性(行业内的社会网络)给组织的新制度主义学派带来可能的理论创新,即中观视角的组织分析必须把组织放置在具体的社会网络情景中。三是中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动力既有上层政府的重视,又有下层社会结构变迁的动力,即中产阶级的崛起所形成的潜在消费市场势必成为未来职业体育投资者的关注点。提出中国职业体育改革的路径,即全方位构建"职业体育认知"、多渠道支持"城市体育竞争"、宽领域塑造"市场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